[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多机器人协同测图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7430.6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1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张亚琛;黄凯;李清泉;涂伟;周宝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S17/5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协同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多机器人协同测图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激光雷达,先测验其精准度,对于其可以测量的范围有一定的预估;
步骤2、对于激光雷达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平面光滑度指标进行特征点的提取,得到线点和面点,找寻每个特征点的最近邻点,扩充特征点集;
步骤3、对于提取的特征点集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有效合法的特征点信息,并建立对应的与前一帧的姿态矩阵TL;
步骤4、点云匹配模块,将得到的特征点信息进行点云匹配,可以采用轨迹到轨迹以及帧与帧的方式进行匹配;
步骤5、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得到运动的轨迹信息,对比机器人之间的运动轨迹,通过轨迹的相似性,判断是否经过了相同的地方,如果轨迹相似度高于设定的阈值,则可以进行下面的操作,如果轨迹相似度低于阈值,则两个机器人之间的特征点集是不能进行匹配的;
步骤6、如果轨迹之间的匹配成功,则进行更加详细的帧与帧之间的数据匹配,通过数据采集模块的特征点信息,进行细致的点云匹配,如果可以匹配成功,则认为两个机器人之间是经过了相同的路径,得到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姿态矩阵Tij;如果不能匹配成功,则保留点云数据信息,和后面传输进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7、协同SLAM模块,如果得到姿态矩阵Tij,那么就一直加入到闭包之中;如果没有得到姿态矩阵Tij,那么就根据之前得到的姿态矩阵Tij,将目标机器人B的特征点集转化为源机器人A坐标系上的点,将机器人B的地图重建到机器人A中;
步骤8、将机器人两两之间协同构图,然后,再采用上面的方法,继续构图,直到完全的构建出最终的地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未经中山大学;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74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车辆避障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