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PB2抑制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6281.1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禹倩倩;姚勇;谭澄烨;邵珺;糜远源;朱靖;庄淼;谢田华;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45/06;A61P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艳;许亦琳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pb2 抑制剂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PB2抑制剂的用途。本发明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发现,COPB2可作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靶点。COPB2抑制剂可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PB2抑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使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性丧失的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视力。进展型AMD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40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美国AMD患者从2000年的175万到2020年有望突破295万。研究统计我国有500多万患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MD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跃居我国第三大致盲原因。渗出型/湿性AMD虽约占AMD的10-20%,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RPE)脱离及黄斑区出血、水肿,但却是导致80%以上患者视力损害,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和(或)微静脉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已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套迭)形式形成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过程。血管生成是许多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参与调节的一个平衡过程。血管生成过多与肿瘤、渗出性AMD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有关,抑制血管生成已经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策略。因此寻找血管生成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
CNV生成是新生血管性AMD的主要病理改变,VEGF的高表达在病变的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抗VEGF疗法成为焦点。近年来,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通过在不同的药物靶向VEGF或VEGF信号通路中的不同环节阻碍VEGF与受体结合后引发的级联反应来抑制CNV的生长和渗漏,从而维持并改善视力。目前抗VEGF药物包括贝伐单抗、雷株单抗和阿伯西普三种。
然而,长期随访观察发现,约有1/3的患者对抗VEGF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尽管VEGF被阻断,但持续的CNV促使新生血管再生并发生渗漏,导致疾病进展,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发现新的靶向分子或蛋白成为目前研究AMD CNV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OPB2抑制剂的新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COPB2抑制剂用于制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治疗药物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渗出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进一步地,所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进一步地,所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能够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至少具有以下功用之一:
抑制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或视网膜上皮细胞增殖;促进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或视网膜上皮细胞凋亡;降低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或视网膜上皮细胞迁移率。
进一步地,所述COPB2抑制剂是指对COPB2具有抑制效果的分子。
对于COPB2具有抑制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抑制COPB2活性,或者抑制COPB2基因转录或表达。
所述COPB2抑制剂可以为siRNA、shRNA、抗体、小分子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6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