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6180.4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5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发财;孙权社;王国权;韩忠;王少水;郑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系统 稳定 测量 装置 动态 参数 校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装置及方法,将被校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固定在光电平台上,搭建微振动发生器,开启微振动发生器,打开被校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经光学镜片返回的自准直图像光斑的位置,并将该基准图像光斑位置发送至处理计算机;设置微振动发生器的振动频率和角度偏移范围,使入射到光学镜片上的光束发送偏移;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经光学镜片返回的偏移图像光斑的位置,计算光斑的偏移角度。本发明实现了对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校准,解决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机载、车载、船载光电平台具有多方位、全天候、高技术侦察和精确打击能力,作为快速、直观获取信息的通道和手段,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空间遥感、灾害预报、资源探测等领域。光电稳瞄系统作为光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瞄准线稳定功能或图像稳定功能,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瞄准与跟踪,进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是现代光电武器装备实现精确打击的关键技术。
光电平台工作时受到动载体姿态变化、振动气流扰动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视轴晃动,影响系统成像性能。因此,光电稳瞄系统稳定精度是光电平台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所以众多科研院所、检测部门对不同振动频率条件下的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的测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对稳瞄系统稳定度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激光器测量法、脱靶量法、PSD法等。其中,基于激光自准直测量原理,利用光电位置传感器(PositionSensitive Detector PSD)或高速数字CMOS相机实时测量光电稳瞄系统角位移的检测方法,由于精度高,测量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科研院所、检测部门建立的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大多属于专用测试设备,为了确保性能可靠和参数量值的准确统一,需要解决其量值溯源问题国内的计量检测机构主要针对光电自准直仪建立了一些校准规范和校准装置,但是这些校准装置主要解决了其静态条件下小角度的溯源,并不适合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同时一些测试文献采用光电经纬仪对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进行了标定,只是完成了角度定标,也不能反应系统的动态特性,难以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适合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装置,包括多维调整台、微振动发生器、控制系统和处理计算机,所述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设置在光电平台上,所述微振动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多维调整台上,且与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出射光方向正对,使对不同振动频率条件下的光束微弧度量级的动态角度发生偏移;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多维调整台和设置微振动发生器的频率和角位移;所述处理计算机,用于根据从所述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中采集的光斑图像,获得光束的偏移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微振动发生器包括包括压电陶瓷位移机构和光学镜片;所述压电陶瓷位移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多维调整台上,用于将接收的电信号直接转化为线性位移输出;所述光学镜片粘贴在压电陶瓷位移机构的偏转平台上,所述光学镜片与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出射光方向正对。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步进电机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多维调整台调整微振动发生器位置;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设置微振动发生器的频率和角位移。
一种光电稳瞄系统稳定度测量装置的动态参数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6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