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4778.X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鑫;闫永梅;周年荣;张林山;曹敏;赵旭;邹京希;魏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故障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定位配电网故障位置的问题而发明。本申请的主要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以测控点为配电网的分段点;根据所述数学模型,计算所述测控点的评价函数值;比较所述评价函数值;查找最小所述评价函数值对应的测控点的设备状态;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中的故障状态对应的测控点为所述配电网的故障点。本申请主要应用于定位配电网故障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网络,直接联系用户、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配电网多采用放射式的网状结构,对故障比较敏感,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快速检测和定位故障,恢复非故障部分的正常供电,避免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目标。
现有技术中可采用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就地控制,其依赖于故障指示器指示短路故障、单相接地故障、负荷电流和导线温度的线路运行状态监测参数。短路故障指示器安装在线路分支点和用户进线处,通过测量故障前后线路的电流值或其突变量以及持续时间来判断故障。
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是一个实时在线的处理系统,所有的故障信息大多来自于户外的FTU(Feeder Terminal Unit,馈线终端设备)通信装置,其工作环境恶劣、温差变化范围大,而且大多装在电力线柱上或配电柜内,要承受高电压、电流、雷电等干扰因素;配电网的通信点多且分散,很难采用同一种通信方式解决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混合的通讯方式,再加之开关节点松动、FTU本身的误判等因素的存在,配电网故障信息受干扰或丢失的可能性必然存在。对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矩阵算法,当各FTU的上传信息有误时往往会出现误判,导致不能准确定位配电网故障位置,扩大事故范围,延长停电时间,直接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定位配电网故障位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以测控点为配电网的分段点;根据所述数学模型,计算所述测控点的评价函数值;比较所述评价函数值;查找最小所述评价函数值对应的测控点的设备状态;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中的故障状态对应的测控点为所述配电网的故障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数学模型,计算所述测控点的评价函数值,包括:如果所述故障点的数量为1,则根据遍历算法,顺序计算所述测控点的评价函数值;如果所述故障点的数量大于1,则根据蚁群算法,迭代计算所述测控点的评价函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蚁群算法,迭代计算所述测控点的评价函数值,包括:获取上一次迭代的剩余信息素;本次迭代根据轮盘赌规则和所述剩余信息素,选取所述设备状态为故障状态的故障测控点,所述故障测控点之外的所述测控点的的设备状态为正常状态;本次迭代根据预置期望状态算法,计算所述测控点的期望状态;本次迭代根据所述设备状态和所述期望状态,计算所述评价函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本次迭代根据所述设备状态和所述期望状态,计算所述评价函数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评价函数值,计算本次迭代的释放信息素;根据本次迭代的循环次数,计算本次迭代的挥发信息素;根据本次迭代的初始信息素,计算本次迭代后的剩余信息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4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