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4173.0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淑君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水面 抛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
背景技术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中国池塘养鱼现无论在总产量、养殖面积或集中连片鱼池平均单产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在养鱼实践过程中,通常是通过人工抛洒的方式给鱼塘中的鱼喂料,饲养员对十几亩甚至几十亩的鱼塘投料喂食,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情,费时费力,因而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同时所抛洒的鱼饲料也不够均匀,鱼饲料无法很均匀在池塘中分散,鱼儿食用过程中造成拥挤,争抢,从而导致池塘中水体变得浑浊,包括泥沙、漂浮物等等,鱼在呼吸过程中会将一些杂质呼入体内,从而导致鱼得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包括船体、基座、传料筒和升料筒,船体的顶端面自左到右依次设有基座、传料筒和升料筒,基座上设有第一电机,传料筒内设有输送轴,输送轴上套设有推进叶,输送轴的左端穿过传料筒的左侧壁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输送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传料筒上,传料筒的顶端左侧设有搅拌筒,搅拌筒的底端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搅拌筒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船体上,搅拌筒的底端通过连通管与传料筒贯通连接,搅拌筒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中部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叶,搅拌轴的底部外侧均匀设有若干第二搅拌叶,第二搅拌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搅拌轴的顶端穿过搅拌筒的顶端且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搅拌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搅拌筒上,第二电机固定在搅拌筒的顶端,搅拌筒的顶端面一侧贯通连接加料斗,传料筒的右侧端贯通连接在升料筒的底部,升料筒的底壁嵌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转轴,转轴的顶端转动连接在升料筒的顶壁,转轴上套设有绞龙,升料筒的外圆面顶端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的内孔上部内设有齿环,转动的外圆面底端套设有离心盘,离心盘的外圆面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喷料管,升料筒的内腔壁上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贯通连接有若干与离心盘相配合的出料管,升料筒的顶端固定连接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与齿环相配合的齿轮,升料筒的外圆面底部均匀的设有若干辅助支撑杆,辅助支撑杆是倾斜设置,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船体上。
更进一步的,推进叶是向右推进的螺旋结构设计。
更进一步的,搅拌筒的底端边缘均匀的设有3~4个支撑杆。
更进一步的,第二搅拌叶是倾斜设置。
更进一步的,绞龙是向上推进的螺旋结构设计。
更进一步的,离心盘是顶端敞口型结构设计。
更进一步的,离心盘的高度高于搅拌筒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筒对鱼料和营养添加剂进行搅拌,使得鱼料混合,保证鱼料的营养均匀;通过离心盘进行喷洒鱼料,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喷洒,喷洒范围广,喷洒较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的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的离心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基座,3-传料筒,4-升料筒,5-第一电机,6-联轴器,7-第一轴承,8-输送轴,81-推进叶,9-搅拌筒,10-支撑杆,101-连通管,11-搅拌轴,12-第一搅拌叶,13-第二搅拌叶,14-连接杆,15-第二电机,16-第二轴承,17-加料斗,18-第三电机,19-辅助支撑杆,20-转轴,21-绞龙,22-第四电机,23-齿轮,24-转筒,25-齿环,26-第三轴承,27-出料管,28-离心盘,29-喷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淑君,未经朱淑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4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