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绳收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2836.5 | 申请日: | 201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邱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泽林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14;B66D1/3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6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丝绳收放机构,包括机座、绕绳筒、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还包括有滑动安装在机座上的滑动座和带动滑动座沿机座作往复平移的平移驱动装置,平移方向与绕绳筒的轴向方向相同;平移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处于滑动座的两侧,平移驱动装置具有安装在绕绳筒外的绕绳齿轮,由绕绳齿轮带动转动的转动板,与转动板相对的固定板和推动滑动座平移的横拉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钢绳收放机构,其能够使绕绳筒上每一层的钢丝绳均沿绕绳筒的轴向方向一圈一圈整齐紧密缠绕在绕绳筒上,且各层的钢丝绳的各圈相对叠和设置,不会造成打结、上下绳窜位,使钢丝绳升降器的垂吊物升降平稳运行,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钢丝绳来升降驱动的钢丝绳收放机构。
背景技术
钢丝绳升降器是现机械领域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常用来车间内工件、施工用原材料、博物馆内收藏物等物品的起吊,此钢丝绳升降器的整体体积较小是现室内升降机械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该钢丝绳在升降器升降重物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有的钢丝绳升降器的钢丝绳由于强度高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在绕绳筒上缠绕时常常会出现咬绳、打结的现象,使钢丝绳无法紧密有序缠绕在绕绳筒上,且钢丝绳呈若干层缠绕在绕绳筒上更易使缠绕的钢丝绳出现松散缠绕或上下绳窜位缠绕的现象,从而造成物品的升降较为不平稳,易产生安生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绕绳筒上每一层钢丝绳均呈紧密有序地缠绕分布,使升降器的垂吊物升降平稳,使用安全的钢丝绳收放机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钢丝绳收放机构,包括机座,供钢丝绳缠绕的绕绳筒,驱动绕绳筒转动的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电机与绕绳筒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还包括有滑动座和平移驱动装置,上述绕绳筒和驱动电机均横卧安装在上述滑动座上,且上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向与上述绕绳筒的轴向相平行设置,并处于滑动座的两侧,以驱动电机在滑动座上所处的一侧为前,绕绳筒在滑动座上所处在一侧为后,上述滑动座以左右平移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机座上,上述传动机构和上述平移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上述滑动座的左、右两侧处,上述传动机构、绕绳筒的轴向第一端与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共处于滑动座的一侧,上述机座的底面位于驱动电机与绕绳筒之间的部位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绕设在绕绳筒上的,并能在其内作左右平移动的穿线孔;
上述平移驱动装置包括绕绳齿轮、转动板、固定板和横拉杆,上述绕绳齿轮套设在上述绕绳筒的轴向第二端外,上述固定板固定立设于上述滑动座上,上述转动板处于固定板后方,上述固定板与转动板呈前、后面对面间隔设置,上述绕绳齿轮经换向传动机构与上述转动板传动连接,上述横拉杆呈左右方向倾斜横放设置,且上述横拉杆的第一端处于上述固定板与上述转动板之间,上述横拉杆的第一端上安装有转动的后滑轮和由后滑动带动转动的前滑轮,上述转动板上开设有供后滑轮嵌装于内并能在内呈转动平移的条形滑孔,上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前滑动嵌装于内并能在其呈转动的条状环形滑道,上述条状环形滑道的长度方向呈左右方向,上述横拉杆的第二端以在滑动座内能上下移动的方式活动穿过滑动座外,上述横拉杆的第二端端部与上述机座固定配合。
上述传动机构处于上述滑动座的左侧,上述平移驱动装置处于上述滑动座的右侧外,上述绕绳筒的轴向第二端端部穿出上述滑动座的右侧外,上述横拉杆的第一端以能上下移动的方式活动穿出滑动座右侧外。
上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双联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上述主动齿轮套固在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上述双联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呈由前至后按序转动安装在滑动座上,上述双联齿轮的其一齿轮与上述主动齿轮相啮合,上述第一从动齿轮与双联齿轮的另一齿轮相啮合,上述第三从动齿轮套固在上述绕绳筒的左端端部外,上述第二从动齿轮处于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之间上部,且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共同啮合,上述横拉杆的第一端处于上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之间,并处于第二从动齿轮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泽林,未经邱泽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2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