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2447.2 | 申请日: | 2017-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景文 |
主分类号: | E06B5/14 | 分类号: | E06B5/14;E06B7/16;E06B7/18;E06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0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消防 隔烟门 使用方法 | ||
1.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智能消防隔烟门包括有活动门(1)、门框(2)以及智能隔烟装置(3),智能隔烟装置(3)包括有隔烟轮(4)、电机(5)、皮带(6)、上传感器(7)、下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9)、控制器(10)以及通讯装置(11);电机(5)的机座(13)与活动门(1)固定连接,电机(5)的电机轴(14)通过皮带(6)与隔烟轮(4)连接;上传感器(7)设于隔烟轮(4)的上边,下传感器(8)设于隔烟轮(4)的侧边,控制器(10)设有求救按钮(15)以及复位开关(16);智能消防隔烟门的初始状态是:活动门(1)通过与密封条(11)与门框(2)密封连接,活动门(1)的底边与隔烟轮(4)的轮底面(28)平齐,隔烟轮(4)的轮底面(28)与地面(19)之间留有间隙(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是:当发生火警时,将活动门(1)关闭,使活动门(1)通过密封条(11)与门框(2)封闭连接;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活动门(1)外有烟雾时,烟雾传感器(9)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电机(5)转动,电机(5)通过皮带(6)带动隔烟轮(4)转动,隔烟轮(4)上的感应件(21)跟随隔烟轮(4)转动,当隔烟轮(4)转动90°角时,隔烟轮(4)上的感应件(21)接近下传感器(8),下传感器(8)将感应件(21)接近下传感器(8)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电机(5)停止转动;隔烟轮(4)转动90°角时,隔烟轮(4)的轮侧面(29)与地面(19)密封接触,将活动门(1)与地面(19)的间隙(20)封闭,避免活动门(1)外的烟雾进入房内,避免房内人员烟雾中毒;同时,房内人员按下求救按钮(15),控制器(10)收到烟雾传感器(9)检测的烟雾信号以及房内人员按下求救按钮(15)后,控制器(10)将烟雾传感器(9)检测的烟雾信号传输给通讯装置(11),通讯装置(11)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消防中心以及房内人员的亲戚以及朋友的手机,为抢救房内人员提供营救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烟轮(4)由初始状态转动90°角时,隔烟轮(4)的轮侧面(29)转动到与地面(19)接触,隔烟轮(4)的阻燃轮(25)被地面(19)压扁,使隔烟轮(4)的阻燃轮(25)与被地面(19)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烟轮(4)转动时,隔烟轮(4)按逆时针方向转动,隔烟轮(4)上的感应件(21)由接近上传感器(7)的初始位置向接近下传感器(8)的位置转动,当阻燃轮(25)的轮侧面(29)与地面(19)接触时,感应件(21)由接近上传感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0)控制电机(5)转动时,电机(5)的主动轮(27)通过皮带(6)带动隔烟轮(4)的被动轮(24)转动,隔烟轮(4)的阻燃轮(25)跟随被动轮(24)转动,当被动轮(24)转动90°角时,阻燃轮(25)地面(19)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隔烟装置(3)的电源装置(30)在有市电正常供应的条件下,电源装置(30)通过电源线(35)向控制器(10)提供电源,同时,充电装置(32)向电池(31)充电;当有火警市电断电时,由电池(31)向控制器(10)提供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烟轮(4)由初始状态转动90°角时,隔烟轮(4)的感应件(21)的中心线与下传感器(8)的中心线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烟轮(4)的初始状态时,隔烟轮(4)与凹槽(22)的防烟条(42)密封连接,隔烟轮(4)转动90°角时,隔烟轮(4)与凹槽(22)的防烟条(42)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防隔烟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烟轮(4)设有传送槽(47),传送槽(47)的传送槽底面(48)与传送槽(47)的传送槽侧面(49)垂直,皮带(6)通过传送槽(47)与隔烟轮(4)的被动轮(2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景文,未经郑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24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大小可调节刀模装置
- 下一篇:LED脱料机落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