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生物油加工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1875.3 | 申请日: | 2017-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东余 |
主分类号: | A01F29/00 | 分类号: | A01F29/00;A01F29/09;A01F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工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油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生物油加工用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秸秆通过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以变废为宝变为生物油,作为燃料可以直接在燃油锅炉和窖炉中燃烧使用。秸秆通常指棉花、小麦、水稻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货果实后剩余的茎叶部分,传统的生产作业中,这些秸秆被燃烧,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在生产生物油之前,需要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碎化,传统的加工设备多粉尘、噪声大,影响环境质量,且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油加工用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生物油加工用设备,包括固定座和秸秆搅碎机,所述秸秆搅碎机顶部设有锥形斗,所述锥形斗底部下方的所述秸秆搅碎机内设有搅碎腔,所述搅碎腔左侧内底壁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底部延长端相联通设有向右侧延长设置的输出腔,所述搅碎腔中点下方的所述秸秆搅碎机内设有第一传运腔,所述第一传运腔与所述搅碎腔之间的所述秸秆搅碎机内回旋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旋筒件,所述旋筒件顶部延长端伸到所述搅碎腔内且伸到所述搅碎腔内的所述旋筒件左侧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挡阻板,所述旋筒件底部延长端伸到所述第一传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形轮,所述旋筒件内回旋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一回旋轴,所述第一回旋轴顶部延长端探出所述旋筒件顶面外且末尾固定设置有搅碎器,所述第一传运腔底部下方的所述秸秆搅碎机内设有向右侧延长设置的第二传运腔,所述第一传运腔右侧内壁内相联通设有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一导引槽内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导引块,所述第一导引块内固定设置有电转机,所述电转机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和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一导引块顶部配合连接有变更装置,所述第一回旋轴底部延长部通贯所述第一锥形轮底面以及所述第一传运腔与所述第二传运腔之间的所述秸秆搅碎机且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回旋轴底部延长端伸到所述第二传运腔内,所述第二传运腔内设有传运控管装置,所述输出腔内设有碎秸秆输出装置,所述秸秆搅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顶面,所述固定座下底面四周固定设置有支脚,所述秸秆搅碎机右侧外端面通设有导管,所述秸秆搅碎机前侧面设置有开闭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变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引槽内顶壁内的第二导引槽以及滑运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引槽内的第二导引块,所述第二导引块上螺形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螺形杆,所述螺形杆左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二导引槽左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螺形杆右侧延长端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引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底部末尾与所述第一导引块顶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传运控管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回旋轴底部延长端配合连接的调速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运腔右侧内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二回旋轴,所述调速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运腔内底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运腔内的所述第一回旋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运轮,所述第二回旋轴顶部延长部通贯所述第一导引槽与所述第二传运腔之间的所述秸秆搅碎机且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回旋轴顶部延长端伸到所述第一导引槽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四锥形轮,所述第二回旋轴底部延长端与所述第二传运腔内底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运腔内的所述第二回旋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传运轮,所述第二传运轮与所述第一传运轮之间设有传运带。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碎秸秆输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腔内且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三回旋轴,所述第三回旋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旋板,所述第三回旋轴顶部延长端与所述调速机底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回旋轴底部延长端与所述输出腔内底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输出腔右侧延长端设有通贯所述秸秆搅碎机右侧外端面的碎秸秆排出口。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开闭门、铰链和锁槽,所述开闭门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秸秆搅碎机前侧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开闭门右部设置有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东余,未经孙东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1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