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震救援辅助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81763.8 申请日: 2017-09-02
公开(公告)号: CN107544382A 公开(公告)日: 2018-01-05
发明(设计)人: 孟旭 申请(专利权)人: 孟旭
主分类号: G05B19/048 分类号: G05B19/048
代理公司: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代理人: 杨红梅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地震 救援 辅助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地震救援辅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震救援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分为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

物联网有许多广泛的用途,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是指在破坏性地震或重大地震事件发生后,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地震工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而采取的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指挥、协调一致的紧急行动。应急救援是政府应对突发震灾的手段,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国内外数十年的防震减灾实践表明,无论是否做出地震预报,无论是否进行抗震设防,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都是援救生命、减轻灾害的必然行动。尤其是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抗震设防尚未到位的当前,通过震后及时、有序、高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可以迅速拯救生命,救助灾民,稳定社会,稳定民心:

(1)近年来,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尤其是救援队的成立,填补了国内没有专业地震救援力量的空白。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城市化发展带来了诸多复杂的变化,使紧急救援工作和救援队的工作面临困难,比如现场搜救指挥;

(2)目前救援系统常用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析方法,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细化成许多独立的模块,在项目的后期再将各自独立的模块统一集成。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是一种目前广泛被采用的系统开发方法。但是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另外,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震救援辅助系统,基于技术和智能空间决策技术,将震害预测、压埋人员分布情况研究、城市地震现场不同建筑物结构类型以及废墟类型搜救行动方案研究、现场搜救指挥部署决策模型研究、地震现场搜救策略和方法研究等成果进行系统集成,以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为基础,结合相关专题数据模型,利用智能空间决策技术建立基于的城市地震现场搜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从而辅助救援队现场指挥人员进行快速科学的指挥决策,确保现场搜救工作高效有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震救援辅助系统,包括物联网网络层、物联网应用层和物联网感知层;

所述物联网应用层包括救援指挥中心,所述救援指挥中心设置有系统控制PC端,所述系统控制PC端通过Labview控制模块与可视化界面相连接,所述可视化界面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线与人机交互模块相连接,所述救援指挥中心通过TCP/IP协议网络与救援物联网网关相连接;

所述救援物联网网关属于物联网网络层,所述救援物联网网关接收并处理反馈信号,所述救援物联网网关的输出端通过Zigbee网络与救援手持终端相连接,所述救援手持终端设置在物联网感知层内部;

所述物联网网络层内部还包括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服务器的输出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救援物联网网关实现数据交互,所述系统服务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线与系统管理模块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型库管理子系统和知识库管理子系统,所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的数据端与数据库相连接,所述模型库管理子系统的数据端与模型库相连接,所述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的数据端与知识库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型库管理子系统和知识库管理子系统的数据端均连接有基于规则库的集成系统模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旭,未经孟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1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