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80502.4 申请日: 2017-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9418541B 公开(公告)日: 2022-08-19
发明(设计)人: 朱宏铭;李春;毛国泉;朱舒燕;王琴兰;李小辉;邢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
主分类号: A23K20/174 分类号: A23K20/174;A23K40/30
代理公司: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代理人: 付晓青;李广文
地址: 3125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斥水型脂溶性 维生素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常规蛋白质类(明胶)微胶囊化交联包被技术,本发明采用的微胶囊化交联包被技术是通过将脂溶性维生素油以微滴形式分散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还原糖的包被基质中,再采用新的加工工艺使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与还原糖反应,形成众横交错的、不透气、不透水的交联包被颗粒,在微囊的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能最大程度地抵抗化学、高温、高湿以及机械对脂溶性维生素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健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具有维持人体正常视觉功能,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生长与生殖等作用。维生素D3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促进人体骨骼健康。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其在人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保持细胞完整性,促进细胞合成,抗污染,抗不育的功效。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功能。

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溶性、粘稠、不稳定,易受光线、空气影响使结构破坏等特征,使得在其运输与应用过程中存在效价易损失、称量不便、与其他粉末无法混合均匀的问题,而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市售的维生素添加剂大多是为经过乳化和包被处理的微胶囊形式,此种微粒的优点在于硬度高,能抵抗机械损伤,抗氧化性能好,微粒表面粗糙且不规则,混合性能好。

维生素微胶囊根据其在冷、热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水分散型和斥水型两种类型。

水分散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为该产品在冷、热水中可分散成乳化悬浮液。此微胶囊的包埋率低,并且在较高水分下能分散成乳化悬浮液,此时维生素对微量元素、水分、高温、光、酸或碱等还是很敏感,造成再加工过程损失严重,并且生物利用率低。

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为该产品在冷、热水中不会分散成乳化悬浮液。此微胶囊较水分散型微胶囊的优点在于包埋率高,在再加工过程中对微量元素、水分、高温、光、酸或碱等不敏感,加工过程损失少,并且生物利用率高。

常见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制备工艺原理是通过带有氨基的动物蛋白类胶与带有羰基的碳水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交联网状结构来达到产品在冷、热水中不会分散成乳化悬浮液的目的。制备工艺一般是将脂溶性维生素油以微滴形式分散于动物蛋白类胶-碳水化合物的包被基质中,再采用新的加工工艺使动物蛋白类胶与碳水化合物反应,形成众横交错的、不透气、不透水的交联包被颗粒,在微囊的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

常用的动物蛋白类胶为明胶,近年来,明胶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价格波动大,市场极其不稳定。加之部分群体如穆斯林群体拒绝食用动物蛋白类食物,使得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制备原料往植物胶方面发展。

目前市场上常用于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包埋壁材的植物胶主要为阿拉伯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瓜尔胶等。阿拉伯胶、瓜尔胶等植物胶种类较少,结构决定其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包埋壁材微胶囊水不溶性效果较差。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又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是经辛烯基琥珀酸酐在PH8-9条件下对淀粉或其降解制品糊精进行酯化处理、或直接酯化原淀粉再经降解处理而得到的一类淀粉酯。通过采取改变淀粉原料、控制酯化产物的取代度和降解程度等措施,可得到性质各异的系列产品。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这一特性使其具备了制备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的可行性。

在之前的文献中,也报道了一些用动物蛋白类胶或植物胶制备斥水型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的方法。

专利CN103549157(B)介绍了一种斥水型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所述主要微胶囊包埋壁材为动物蛋白类壁材,添加能使蛋白质发生交联的蛋白活性酶,在酶的催化下得到交联完全的斥水型维生素微胶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未经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0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