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0216.8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俊;夏义文;徐皓;杨力;徐泽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泽宽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腹壁 胃壁 胃腔 手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其包括腹壁固定组件、胃壁固定组件和操作平台,所述腹壁固定组件为内中空且两端呈开口状结构,同时腹壁固定组件的中部可伸展;所述胃壁固定组件包括圆型气囊、气囊注气管和气囊固定管,圆型气囊位于腹壁固定组件下方,气囊注气管和气囊固定管的一端与圆型气囊相互连通,另一端穿过腹壁固定组件内部并从所述操作平台上穿出,同时该端上设有单向固定齿;所述操作平台的下部与腹壁固定组件的上端密封连接,操作平台的上部设有操作孔、进气孔和出气孔。本发明解决了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套管难以固定胃壁的问题,并可通过单孔实现了复杂的外科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胃癌、胃间质瘤等预后良好胃肿瘤的诊断率逐渐升高。现有的外科治疗技术主要侧重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因此基于现有的外科治疗技术而设计的手术器械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疾病治疗的要求。早期胃癌和胃间质瘤是微创治疗的适应症,因此,这些疾病早期诊断率的提高推动了外科治疗微创新技术和新器械的发展。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是近年来涌现的外科新技术之一,该技术把外科用腹腔镜手术器械及腹腔镜镜头直接伸入到胃腔内,直接观察胃内病灶,并能同时利用手术器械在胃腔内行手术切除。
传统腹腔镜技术不能直接观察到早期胃癌病灶和部分位于浆膜下的间质瘤病灶,难以进行术中准备定位及确定病灶边界;且传统腹腔镜技术切除范围较大,对于位于贲门或幽门附近的病灶,扩大的切除范围会导致贲门或幽门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内镜下胃粘膜下剥离技术可直接观察胃粘膜病灶,也可以行内镜下的病灶切除,但是该技术对位于贲门及胃底部的病灶操作难度较大,易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技术弥补了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内镜技术的不足,尤其适用于位于胃中上部后壁的早期胃癌和胃间质瘤等粘膜和粘膜下病灶的切除。
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的关键步骤是手术通道的建立,目前缺乏理想的胃腔内手术器械套管,成型的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更为少见。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解决了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套管难以固定胃壁的问题,并通过单孔实现了复杂的外科操作,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孔经腹壁经胃壁胃腔内手术装置,其包括腹壁固定组件、胃壁固定组件和操作平台,所述腹壁固定组件为内中空且两端呈开口状结构,同时腹壁固定组件的中部可伸展;所述胃壁固定组件包括圆型气囊、气囊注气管和气囊固定管,所述圆型气囊位于腹壁固定组件下方,气囊注气管和气囊固定管的一端与圆型气囊相互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腹壁固定组件内部并从所述操作平台上穿出,同时该端穿出操作平台的部分上设有单向固定齿;所述操作平台的下部与腹壁固定组件的上端密封连接,操作平台的上部设有操作孔、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与腹壁固定组件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腹壁固定组件包括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切口下刚性环状支架和弹性连接套,所述弹性连接套位于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和切口下刚性环状支架之间,弹性连接套与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的下缘和切口下刚性环状支架的上缘无缝连接。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和切口下刚性环状支架为内有钢丝圈支撑的硅胶,弹性连接套采用弹性塑料膜性材料制作。弹性连接套为两端端口向中间收缩结构,且上下端口直径为5cm,中间直径为2.5cm。
切开腹壁切口后,将切口下刚性环状支架置入腹腔内,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在腹腔外,向外侧翻转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可将弹性连接套卷曲、包绕在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上,使切口上、下刚性环状支架之间的距离缩短,继而使直径较短的弹性连接套的中间部分更加接近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借助切口上刚性环状支架对弹性连接套的牵拉作用,起到撑开和固定弹性连接套外侧腹壁切口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泽宽,未经徐泽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0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骨支撑测距装置
- 下一篇:用于脑瘫SDR的脊椎定位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