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真空脱碳炉冶炼沉淀硬化钢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9010.3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标;王怡群;李立新;双伟鹏;张凯亮;李占华;姚伟;艾俊林;胡建成;金会业;吕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68;C21C5/5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沉淀硬化钢 真空脱碳 吹氧 取样 工艺原料 精炼周期 生产效率 优质废钢 真空还原 中碳锰铁 海绵铁 微调整 氧气量 增碳剂 铜板 命中率 测温 出钢 铬铁 锰铁 镍板 破空 生铁 停氧 不锈钢 还原 精炼 余热 合金 保证 | ||
1.一种利用真空脱碳炉冶炼沉淀硬化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优质废钢575kg/t、生铁164kg/t、海绵铁82kg/t、增碳剂20kg/t送入电弧炉中,经过电弧熔化、吹氧氧化,获得合格钢液,电弧炉出钢条件:控制电炉出钢液中C≤0.03%、P≤0.003%;
步骤2)、将中碳铬铁250kg/t、镍板46kg/t、铜板33kg/t送入中频炉中,在中频炉温度≥1620℃下进行熔化,将中频炉得到的钢液与步骤1)得到的电弧炉钢液进行勾兑,先后将钢液倒入同一个钢包内;
步骤3)、将步骤2)的钢包吊运至精炼炉后,使用萤石50kg、石灰1t进行造渣,使用中碳锰铁12kg/t加到钢液中来调整Mn含量,使用Al粉1至2kg/t加到钢液中进行去氧脱硫操作,温度≥1650℃,钢液中化学成份满足重量百分比如下:Mn占0.70~0.90%,S≤0.010%,Cr占14.5~15.5%,Ni占3.50~5.00%,Cu占3.00~5.00%,C占0.40~0.60%,之后,为方便吹氧,将钢包中漂浮在钢液上层的钢渣用耙子扒掉,使钢液液面露出;扒渣后将钢包吊到真空脱碳炉VOD工位,控制渣量小于0.5吨;
步骤4)、扒渣后钢包转入真空脱碳炉VOD工位后,按照以下步骤再进行操作:
1)、钢包就位后测温、取化学样、调整氩气流量20-40NmL/min、测量钢包净空高度h,温度控制≥1600℃;
2)、设定真空度150mbar、设定初始氧气流量600Nm³/h,设定用氧量{计算公式=
(9.3×C%+8×Si%+3.2×Cr%×0.05+2×Mn%×0.3+6.2×Al%+2)×钢水量(吨)}立方米,设定初始氧枪高度为1600mm-h;
3)、启泵抽真空;
4)、真空度到设定值150mbar,下氧枪吹氧进入预吹阶段:初始流量吹氧2~3min,氧气压力≥0.8MPa;
5)、随着碳氧反应的进行进入主吹阶段,逐步降低设定真空度至100mbar;逐步提高氧气流量至1100Nm³/h;氩气流量控制在40~60NL/min;逐步减低氧枪高度,总体控制氧枪高度1600mm-h~1200mm-h;观察水冷挡渣盖水温情况,控制水温≤55℃,水温超出时,抬高氧枪高度;
6)、根据CO浓度曲线、废气温度、氧浓差电势参数,在CO浓度小于20%、废气温度开始平稳下降、氧浓差电势为0时, 确定停止吹氧;
7)、停止吹氧后,取消真空度设定,正常抽真空,真空设定调整为1mbar,设定氩气流量60~100NL/min,转入真空氧脱碳炉VCD阶段:将钢液倒入真空氧脱碳炉VCD中,保持时间15min,利用钢液富余氧含量进行深脱碳;
8)、解除真空,取样测温;
9)、取样后继续抽气,设定真空度50mbar,样品当重量百分比C≤0.02%时,根据Cr氧化量计算还原Si铁量,每氧化1kgCr元素需要0.54kgFeSi,加Al粒100kg进一步脱氧,加入石灰1000kg、萤石150kg进行造渣操作,保持15min后破空,破空后测温、取样;
10)、出钢前控制Al百分比含量在0.01~0.02%之间,弱搅拌时间≥15分钟,出钢温度控制在吊包温度1510℃-1520℃之间;
步骤5)、浇注成型:镇静时间≥5分钟,开浇温度在1500℃-1510℃之间,采用模内充氩浇注和电极坯加冒口形式,使用无碳保护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真空脱碳炉冶炼沉淀硬化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步骤2)的钢包吊运至精炼炉后,使用萤石50kg、石灰
1t进行造渣,其总渣量控制在钢液的重量百分比3%至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90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