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6823.7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易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宏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冲击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包括试验箱体、热箱、制冷箱和试验腔,试验箱体中设置有制冷箱隔板和热箱隔板,将试验箱体分割成热箱、制冷箱和试验腔,热箱隔板下端设置有热箱内进风口,制冷箱隔板上端设置有制冷箱内进风口,热箱和制冷箱中,在热箱进风口和制冷箱进风口位置分别设置有热箱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箱温度传感器,进风通道中部在试验箱体上设置有空气进风口,热箱隔板、进风通道隔板和回风通道隔板靠近试验腔一侧设置有监控器,进风通道中部试验箱体上设置有空气进风口;本发明一种高低温冲击试样箱的提供了一种可以更好地监控试验过程、方便风口之间转换、可以避免试验后污染空气对试验人员身体损坏的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试验箱,具体涉及一种三箱式的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温度冲击试验箱包括两箱式和三箱式两种,其中两箱式试验箱分为高温箱和低温箱,试验过程是吊篮承载试样在高温箱和低温箱之间更换位置,经常出现行程开关长期使用失灵的弊端,严重时会将箱体拉变形。另外样品架升降时间过程5-8 秒,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温度互穿,造成温度变化缓慢,无法准确的对试验的环境进行控制;三箱式试验箱虽然避免了两箱式试验箱的一些存在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的三箱式试验箱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试验腔各风口的风口开关挡板设计不合理,试验过程繁琐,给试验人员带来了不方便;
2、没有设计空气进风口,在试验结束后试验腔中存在着的被试验污染的空气无法排除,给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的危害;
3、试验腔中没有设置监控器,无法实现试验过程的反复观察,并且在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的观察也是存在着视觉看不到的位置,无法很好地把握试验;
4、无法再加热箱和制冷箱中实现内循环,加热加热箱的空气或者制冷制冷箱的空气,直接为试验提供加热的空气或者制冷的空气;
5、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直接通过加热器和制冷器的加热和制冷控制空气的温度,使试验温度控制不准确,或者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但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试验腔中,极易损坏温度传感器,使试验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更好地监控试验过程、方便风口之间转换、可以避免试验后污染空气对试验人员身体损坏的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包括试验箱体、热箱、制冷箱和试验腔,所述试验箱体中设置有制冷箱隔板和热箱隔板,将试验箱体分割成热箱、制冷箱和试验腔,所述热箱和制冷箱中设置有热箱回风通道隔板和制冷箱回风通道隔板,分割出热箱回风通道和制冷箱回风通道,所述热箱回风通道隔板上端设置有热箱内进风口,正对热箱内进风口在热箱内侧设置有加热器,正对热箱内进风口在热箱回风通道内设置有热箱轴流风机,所述热箱轴流风机由热箱电机带动,所述制冷箱回风通道隔板下端设置有制冷箱内进风口,正对制冷箱内进风口在制冷箱内侧设置有冷凝器,正对制冷箱内进风口在制冷箱回风通道内设置有制冷箱轴流风机,所述制冷箱轴流风机由制冷箱电机带动,所述制冷箱隔板和热箱隔板靠近制冷箱回风通道和热箱回风通道位置,分别设置有制冷箱回风口和热箱回风口,制冷箱隔板和热箱隔板远离热箱回风通道和制冷箱回风通道位置,分别设置有制冷箱出风口和热箱出风口,所述热箱回风通道隔板下端设置有热箱内回风口,所述制冷箱回风通道隔板上端设置有制冷箱内回风口,所述热箱和制冷箱中,在热箱出风口和制冷箱出风口位置分别设置有热箱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箱温度传感器,所述试验腔中设置有进风通道隔板和回风通道隔板,并分割出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中部在试验箱体上设置有空气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隔板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进风口和二号进风口,所述回风通道隔板上下端设置有一号回风口和二号回风口,所述热箱隔板靠近试验腔一侧、进风通道隔板远离进风通道的一侧和回风通道隔板远离回风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监控器。
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隔板与热箱隔板固接位置设置有一号风口挡板,进风通道隔板与制冷箱隔板固接位置设置有二号风口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宏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宏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6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