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5878.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同斌;唐永红;王世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蒙捷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机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在持续工作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损耗较高,这种损耗会生产大量的热量,会导致电机温度持续升高,这会造成电机绝缘构件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影响到电机的正常工作。然而这部分热量很难直接导出,一般采用水冷机座给电机降温,往机座内的管道中注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带走这部分热量。
现有的水冷机座的制作一般采用铸造成型,在机座模具内埋铜管或钢管,将金属溶液浇注在模具中形成水道。此种方法制作一个机座需要开设一套模具,如果型号多产量小,则会造成难以承受的成本压力,且一个模具一次只能生产一个机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一个模具能生产多个机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浇注:将金属胶体浇注到模具中;
B. 挤压成型:将金属胶体从模具中挤出并冷却,形成整条带有水道的机座坯;
C. 切割:将机座坯切割成若干机座;
D. 设置进出水口:在机座上任意一对相邻的两个水道对应的机座外壳上焊接进、出水口架,在进、出水口架上打孔形成进、出水口,将进、出水口与机座上对应的水道连通;
E. 打通水道:交错将机座两端上相邻两个水道之间打通;
F. 封口:将机座两端封口,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金属胶体浇注在模具中,通过将金属胶体从模具中挤压出来,直接形成水道,无需预埋管道,操作简单;
2.本发明一个模具一次能一整条机座坯,然后切割形成若干机座,与现有技术中一个模具一次只能加工一个机座相比,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采用一个模具一次加工若干机座,与现有技术中一个机座需要开设一个模具相比,本发明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模具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内壳外,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成型腔,成型腔内设置有成型肋,所述成型肋与模具底部连接且沿内筒轴向延伸;外壳上开有若干注料孔,所述注料孔与所述成型腔连通。注料孔用于注入金属胶体,成型腔用于形成机座,成型肋用于形成水道。
进一步,步骤A浇注中,将金属胶体从注料孔中浇注到成型腔内。金属胶体填充成型腔,成型肋将胶体隔绝,从而形成水道。
进一步,所述成型肋均匀分布在成型腔中。如此形成的水道分布均匀,对电机进行水冷热交换时,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模具一体成型。模具一体成型挤出形成的机座表面光滑,不会存在连接缝的痕迹。
进一步,在步骤A浇注前,对模具进行预热。对模具预热能较少金属胶体的热量损耗,成型效果更好。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冷却为自然冷却。自然冷却时,金属胶体不会因较大的温度差产生气泡或凹陷,形成的机座外形美观。
进一步,在步骤E后,对封口处进行打磨。对封口处打磨使得机座外形更美观。
进一步,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起吊孔和安装孔。起吊孔用于运输时将机座吊起,方便转运;安装孔用于将机座安装在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使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加工的机座的截面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内壳1、外壳11、注料孔12、成型腔13、成型肋14、内壁2、外壁21、水道22、起吊孔3、进水口4、出水口41、安装孔5。
本发明水冷机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浇注:使用如图1所示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圆柱形的内壳1和外壳11,外壳11套设在内壳1外,内壳1内用于形成放置电机的放置腔,内壳1和外壳11之间为成型腔13,成型腔13内均匀设置有十二条成型肋14,成型肋14沿内壳1轴向延伸并焊接在模具底部;
如图2所示,外壳11上开有十二个注料孔12,图中只示出了模具一侧的注料孔12,注料孔12与成型腔13连通,该模具一体成型;预热模具,用注射器将加热融化的铝从注料孔12浇注在成型腔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5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