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5230.9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3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唐榜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平市蒙圩镇火炎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刘旭章 |
地址: | 537222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除草 发芽率 出苗率 挖沟 化学肥料 田地 松针 营养液 安全环保 人畜粪水 生态环境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施肥量 出苗 稻草 填物 无公害 化肥 覆盖 种植 基地 | ||
1.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白芨出苗前:每年冬季,在白芨出苗前,采用松针或稻草1.5~2.5kg/m2覆盖地面,白芨出苗时拨开松针或稻草,露出白芨苗,其它地方仍然覆盖松针或稻草;
(2)中耕除草:在每年白芨起苗后、生长旺盛期和收获间作的作物后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每年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
(3)挖沟填物:中耕除草后对相邻两窝白芨之间的空闲基地进行挖沟,再向所述沟中按照3~4kg/m2的用量填充干植物,然后在干植物表面覆盖3~4.5cm厚且细度为30~50目的河沙,最后在河沙表面喷洒营养液,河沙覆盖至距离白芨窝中心0.6~0.9cm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所述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进行,浅锄厢面,铲除杂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所述中耕除草中翻耕的深度为10~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挖沟填物中沟的深度为12~1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营养液的用量为0.6~1.0kg/m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干植物为干秸秆、干松针、稻草段、稻壳中、油菜籽壳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芨田地的物理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营养液为添加有0.3~0.8%稀土的人畜粪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平市蒙圩镇火炎种养专业合作社,未经桂平市蒙圩镇火炎种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52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瓜烂头病的防治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葡萄霜霉病防控系统的控制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