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季稻虾共生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73652.2 申请日: 2017-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7624572A 公开(公告)日: 2018-01-26
发明(设计)人: 谢丛宪;杨立来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永兴桥上农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K61/59
代理公司: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代理人: 谢敏
地址: 563000 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季稻 共生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季稻虾共生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二十世纪30年代从日本移入我国,长期 处于自发野生状态。2005年来,小龙虾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消费模式风靡全国,从田间地 头登上了城市经济的大舞台,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发展迅猛,势不可 挡。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策创新,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但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农田中化肥、农药投入量、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饲料以及抗生素用量都大大增加。这种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农业经济模式,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而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根本的途径就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科学的使用或者不用化肥、农药、加工饲料、抗生素等。因此推广虾稻共作,既稳定粮食生产,又通过稻田为小龙虾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小龙虾消灭害虫,减少农药、鱼药使用,不但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而且能生产出适合更严格食品安全要求的农产品、水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季稻虾共生养殖方法,能够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季稻虾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1、水稻种植:

田埂加宽加高加固,然后在稻田内完成插秧工作,并且保持稻田内水分充足;

A2、稻田工程建设:

在田埂四周开挖虾沟,宽1.0-1.5m,深0.8m;

A3、清沟消毒:

在放虾前10-15天,使用生石灰对虾沟进行消毒;

A4、肥料添加:

在放虾前7-10天,在稻田中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A5、第一季小龙虾养殖:

在水稻种植后,在水稻田里面放养幼虾,然后在7月底之前将小龙虾全部打捞;

A6、第二季小龙虾养殖:

在每年7-8月,第一季小龙虾打捞完后,在水稻田按照雌雄比例3:1内放养第二季小龙虾,在收割水稻之前,对其进行打捞。

进一步,在A3中,每亩使用40-60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进一步,在A4中,施肥为使用农家肥,施用农家肥500-800kg。

进一步,在A1中,在水稻田内加入尿素和复合肥,尿素为5kg/亩,复合肥为10kg/亩。

进一步,在A1中,水稻每株间距 20cm×20cm,每4行空1行株距。

进一步,在A2中,在稻田四周构筑防逃墙,通过加固田埂,塑料薄膜沿稻田四周田埂铺设,每隔0.8m 用木条支持,用铁丝缝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又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2.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的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生态增值。

3.能够进行两次小龙虾养殖,能够增大水稻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所有基于本发明所做出的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双季稻虾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1、水稻种植:

田埂加宽加高加固,然后在稻田内完成插秧工作,并且保持稻田内水分充足;

A2、稻田工程建设:

在田埂四周开挖虾沟,宽1.0-1.5m,深0.8m;

A3、清沟消毒:

在放虾前10-15天,使用生石灰对虾沟进行消毒;

A4、肥料添加:

在放虾前7-10天,在稻田中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A5、第一季小龙虾养殖:

在水稻种植后,在水稻田里面放养幼虾,然后在7月底之前将小龙虾全部打捞;

A6、第二季小龙虾养殖:

在每年7-8月,第一季小龙虾打捞完后,在水稻田按照雌雄比例3:1内放养第二季小龙虾,在收割水稻之前,对其进行打捞。

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又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兴桥上农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永兴桥上农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3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