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交流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1468.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六一;宋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2/1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交流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交流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称之为电容,是电子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电器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方面。
在现有技术中,电容器是通过壳盖、壳体和芯体组成,一般的壳盖上都会引出端子引脚,用于连接于电路中,但是电容器的引脚一般都是直接焊接在芯体上的。交流电容器由于其实现原理的限制,在过电压、过电流、环境温度过高、材料老化、材料存在瑕疵等情况下,由于接线的过载、老化等会发生发热过烧情况,过热温度会随慢慢引到电容器内部,引起电容器起火、爆炸等事故,导致家电产品起火,给用户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在长久的使用中,当引脚出现老化断裂后,一般都会更换整个电容器,但是电容器其本身并没有出现故障,因此,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电容器,由于结构较简单,其封装材料难以具备高的机械强度,而且由于体积小,难以设置防爆结构。当电路或电容器本身出现故障导致电容器过热或引发电容器内部填充物质燃烧时,极有可能导致电容器发生爆炸。爆炸不仅会产生火花引发火灾,而且爆炸后由于电路中的线路导体暴露在电容器外,电路可能发生短路,并提高了火灾的发生几率。因此,需要针对微型电容器的特点设计一种防爆防短路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容器故障爆炸时引发火灾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防爆交流电容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爆交流电容器,包括壳体以及封装在壳体内的电容器芯,壳体上设有引脚,引脚外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下部连接壳体,所述防护罩上端面设有外焊点,所述防护罩内部设有与外焊点电导通的内焊点,外焊点焊接有外接线,所述防护罩内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内设有喇叭管,喇叭管上部大头端包裹住内焊点,喇叭管外壁包有保温材料,喇叭管底部通过弹性材料连接有横板,横板下设有胶体包,所述胶体包内填充有固化胶,所述固化胶遇光或遇空气可以固化并具有绝缘效果,所述保护壳底部为缩口状,保护壳内设有针刺;
所述内焊点通过接线连接到引脚,接线穿过横板并固定到横板。
进一步地,所述内焊点和所述的外焊点的材料为锡。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胶为硅酮胶或聚氨酯胶。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胶组成原料的百分比如下:40%硅酮胶、40%聚氨酯胶、5%立德粉、5%瓜耳胶醚、5%钛白粉、5%大蒜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外接线由于过载或老化出现发热过烧情况时,当烧到外焊点,外焊点与内焊点是一体的,内焊点熔化,而且热量加热喇叭管内空气,因为喇叭管下端口小,热空气会压缩快速冲出挤压横板,横板下的胶体包下移被针刺刺破,固化胶漏出到引脚包覆住引脚并在引脚表面固化起到绝缘防爆作用,而且横板下压时也将内接线拉离内焊点,起到断离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1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