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动态测试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9869.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峰;路国卫;朱庆;郎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威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112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动态 测试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公开电机动态测试分析系统,包括待测电机和工作台,待测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上,还包括工控机,工作台上还固定有测功机,待测电机和测功机之间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与待测电机之间连接有扭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都与工控机连接,工作台上还固定有轨道,轨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待测电机输出轴振动幅度的同轴幅度检测器,同轴幅度检测器与工控机连接,同轴幅度检测器包括检测滑块和柔性的检测探头。本发明的同轴幅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待测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的幅度偏差值,从而检测待测电机输出轴同轴度,同轴幅度检测器滑动在轨道上,从而使得同轴幅度检测器能够对待测电机的整根输出轴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动态测试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应用的场所越来越广泛,电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待安装产品的性能,所以电机在出厂的时候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能够对电机进行动态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对电机进行动态分析的缺点,提供电机动态测试分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电机动态测试分析系统,包括待测电机和工作台,待测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上,还包括工控机,工作台上还固定有测功机,待测电机和测功机之间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与待测电机之间连接有扭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都与工控机连接,工作台上还固定有轨道,轨道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待测电机输出轴振动幅度的同轴幅度检测器,同轴幅度检测器与工控机连接,同轴幅度检测器包括检测滑块和柔性的检测探头,检测滑块上设有检测通道,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检测通道与联轴器连接,检测探头的数量至少为六根,检测探头安装在检测通道的内壁上,所有检测探头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所有检测探头的活动顶端在同一圆周上,检测探头与待测电机的输出轴接触,检测滑块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块,轨道的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工作台上还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丝杆,丝杆穿过固定块与支撑板连接,丝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外壳体包括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左外壳体的外圆周壁上固定有左凸环,右外壳体的外圆周壁上固定有右凸环,左凸环与右凸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左凸环与右凸环之间设有环形橡胶垫片,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外圆周壁的下端部都固定有三角支撑座;内壳体包括左内壳体和右内壳体,左内壳体的右端部设有向右凸起的卡环,右内壳体的左端部设有向右凹陷的卡槽,卡环伸入到卡槽内与其卡合连接,左内壳体与右内壳体连接处的两外侧壁在同一圆周面上。本发明可以检测待测电机的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待测电机在运行时的转速、转矩,同轴幅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待测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的幅度偏差值,从而检测待测电机输出轴同轴度,同轴幅度检测器滑动在轨道上,从而使得同轴幅度检测器能够对待测电机的整根输出轴进行检测,当待测电机转动时,探头与待测电机的输出轴接触,输出轴有细微的偏移,部分探头就会被压的更加的弯曲,工控机记录所有探头的弯曲程度来检测待测电机输出轴的偏转幅度。
作为优选,工作台上还安装有震动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电机的下方,震动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震动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电机工作时的震动频率,从而检测待测电机内部结构的紧密性。
作为优选,待测电机上安装有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电机的电压变化值,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电机的电流变化值,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都与工控机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变频器,变频器同时与工控机和待测电机连接,工控机接收扭矩传感器的扭矩信号和转速传感器的转速信号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作为优选,测功机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转轴,外壳体外型为圆柱体形,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内壳体内设有腔体,腔体内充满电解粘液,转轴伸入到腔体内,转轴一端安装在内壳体左端部,转轴另一端安装在内壳体右端部并伸出外壳体。测功机内的电解粘液,电解粘液在通电情况下会粘度会提高,电解粘液阻碍转轴转动,从而测得待测电机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威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威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9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波形测量
- 下一篇:一种电池监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