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8705.1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6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椿英;莫宏恩;刘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E04H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停车装置 滑轨 支架 停车单元 滑动 停车架 车位利用率 可滑动地 可活动 竖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所述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支架和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停车架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使得所述停车架机构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解决了现在的立体停车装置需要的材料较多、较重、需要更多的动力,且车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越来越普遍,所以导致了景点、医院、小区等公共场所的汽车停车场的汽车车位明显供不应求现象。由于我国可利用的土地之源的稀缺性,更多的业主与开发商之间对车位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争吵也变得更加激烈。而业主之间抢车位也就成为了一种“风气”,占道停车屡见不鲜、私划停车位现象严重。停车位的建设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还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对现代化的社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装置,解决了现在的立体停车装置需要的材料较多、较重、需要更多的动力,且车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所述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支架和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停车架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使得所述停车架机构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停车架机构包括停车板,所述停车板上固定有限位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丝杠,所述停车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与所述丝杠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停车板中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设置有螺母套,所述丝杠贯穿所述螺母套。
优选地,所述停车板中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二滑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滑轨长度方向的第二滑槽,所述滑轮至少部分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第一滑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还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第二滑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拉绳至少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所述第二拉绳至少部分缠绕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卡槽,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分别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停车板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分别固定有安装片,所述第一拉绳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所述安装片,所述第二拉绳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所述安装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所述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支架和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停车单元,所述停车单元包括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停车架机构的两端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使得所述停车架机构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本发明提供的立体停车装置,可以为大多数公共场合提供更多的停车车位,利用相同的土地面积大概可以多停40%左右的车辆,减少近60%的材料消耗,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方便,且可以更好地保护好用户的财产。该立体停车装置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的医院、景区、社区等大型公共场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