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68106.X | 申请日: | 201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7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军;马新东;王春峰;袁理生;李铁轮;徐俊芳;刘永峰;钱军利;马小东;罗锐;王彦伟;廖明;张延涛;邹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B9/02 | 分类号: | B03B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孔返排砂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料斗(2)、圆盘喂料机(3)、前螺旋输送机(4)、加热炉(6)、三筒烘干炉(7)和气砂分离器(8),还包括旋流除砂器(9)、水吸附式除尘器(10)、后螺旋输送机(12)和滚筒筛(13);
所述气砂分离器(8)的顶部出口连接着旋流除砂器(9)的入口,旋流除砂器(9)的出口连接着水吸附式除尘器(10)的进气管(10.1);
所述气砂分离器(8)的底部出口连接着后螺旋输送机(12)的进料口,后螺旋输送机(12)的出料口正对滚筒筛(13)进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5),鼓风机(5)出风口正对加热炉(6)的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11),水吸附式除尘器(10)的出气管(10.3)连接着引风机(11)的进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吸附式除尘器(10)由进气管(10.1)、水箱(10.2)和出气管(10.3)组成,水箱(10.2)是由高水箱(10.7)和低水箱(10.8)连通组成的L形结构,高水箱(10.7)和低水箱(10.8)连通处设有伸入水内的隔板(10.4),进气管(10.1)由高水箱(10.7)上端面插入水箱(10.2)内,出气管(10.3)焊接在高水箱(10.7)侧面,低水箱(10.8)上端面敞口,该敞口为清砂口(10.6),水箱(10.2)底部开设有排污口(10.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圆盘喂料机(3)、前螺旋输送机(4)、鼓风机(5)、加热炉(6)、三筒烘干炉(7)、气砂分离器(8)、旋流除砂器(9)、水吸附式除尘器(10)、引风机(11)、后螺旋输送机(12)和滚筒筛(13)均撬装在底撬(1)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孔返排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螺旋输送机(4)和后螺旋输送机(12)结构相同,均倾斜放置,且出料口均高于进料口。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射孔返排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螺旋输送机将射孔返排砂输送至料斗(2),料斗(2)内的射孔返排砂排入圆盘喂料机(3),圆盘喂料机(3)将射孔返排砂输送到前螺旋输送机(4)中,前螺旋输送机(4)将射孔返排砂提升到加热炉(6)顶端,再通过加热炉(6)进入三筒烘干炉(7)进行烘干,烘干后的射孔返排砂经气砂分离器(8)进行气固分离;
步骤二,射孔返排砂内的干砂由气砂分离器(8)底部流出,并通过后螺旋输送机(12)提升输送至滚筒筛(13),滚筒筛(13)对干砂进行筛分,将筛分出的20~40目、40~70目的砂子进行收集重复利用;
步骤三,分离出的携带砂子的热气和灰尘由气砂分离器(8)顶部排出,并进入旋流除砂器(9),砂子从旋流除砂器(9)底部漏出,热气和灰尘由旋流除砂器(9)侧壁出口进入水吸附式除尘器(10),热气和灰尘被水吸附式除尘器(10)内的水吸附,经沉淀后堆积在底部,引风机(11)抽走水吸附式除尘器(10)内的热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1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粘土细鳞片石墨的选矿提纯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吹炼渣中回收铜的选矿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