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锅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7338.3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洪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鸣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无压热水锅炉,也称环保锅炉系统,是指锅炉顶部通大不承受供热系统的水柱静压力.也就是相当一个“开式热水箱“。在任何工况下,锅炉水位线处表压力都为零的锅炉。现有的锅炉结构设计不合理,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差,功能少且结构复杂,不适于推广使用。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各部件配合度高的环保锅炉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锅炉系统,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环保锅炉系统部件配合度低且使用时浪费能源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设有加热元件,所述锅炉本体上设有水位监测仪、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回水管道、所述锅炉本体外设有恒温夹套,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过滤装置和调节阀;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流量检测仪和控制阀,所述回水管道为L型的回水管道,所述锅炉本体的内壁设有陶瓷防垢层,所述陶瓷防垢层的厚度为0.1-0.5cm;加热元件和恒温夹套外接有电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陶瓷防垢层为锯齿形陶瓷防垢层;所述锅炉本体上设有观察视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水管道上设有电镀耐磨层,所述电镀耐磨层厚度为0.1-3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恒温夹套为电加热恒温夹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外壳,所述过滤装置外壳内设有一级纤维层和二级纤维层,所述一级纤维层和二级纤维层之间设有活性炭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级纤维层或所述二级纤维层为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2-0.5cm;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1-3cm。
所述出水管口或回水管口上设有流量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锅炉本体、加热元件、水位监测仪、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的相互配合,能够节能且适于推广。通过陶瓷防垢层为锯齿形陶瓷防垢层,起到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加热量的目的;通过锅炉本体上设有观察视窗能够实时观察锅炉本体内的情况,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现。通过回水管道上设有电镀耐磨层,电镀耐磨层厚度为0.1-3mm,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避免装置磨损。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进一步避免有害气体逸出至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炉本体,2-加热元件,3-水位监测仪,4-进水管道,5-出水管道,6-回水管道,7-恒温夹套,8-过滤装置,9-调节阀,10-流量检测仪,11-控制阀,12-陶瓷防垢层,13-观察视窗,14-一级纤维层,15-活性炭层,16-二级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保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内设有加热元件2,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有水位监测仪3、进水管道4、出水管道5和回水管道6、所述锅炉本体1外设有恒温夹套7,所述进水管道4上设有过滤装置8和调节阀9;所述出水管道5上设有流量检测仪10和控制阀11,所述回水管道6为L型的回水管道,所述锅炉本体1的内壁设有陶瓷防垢层12,所述陶瓷防垢层12的厚度为0.1-0.5cm;加热元件2和恒温夹套7外接有电源。
所述陶瓷防垢层12为锯齿形陶瓷防垢层;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有观察视窗13。所述回水管道6上设有电镀耐磨层,所述电镀耐磨层厚度为0.1-3mm。所述恒温夹套7为电加热恒温夹套。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过滤装置外壳,所述过滤装置外壳内设有一级纤维层14和二级纤维层16,所述一级纤维层14和二级纤维层16之间设有活性炭层15。所述一级纤维层14或所述二级纤维层16为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2-0.5cm;所述活性炭层15的厚度为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鸣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鸣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7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槽楔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浮动定位机壳铆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