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压铸造的边模锁紧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7255.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宗绪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 铸造 边模锁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铸造技术邻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铸造的边模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低压轮毂生产设备:低压机,与世面日新月异的先进的轮毂生产技术(如锻压、挤压、旋压等)相比存在许多问题:低压生产轮毂主要体现在合模精度差,合模不精密,尤其在四片式边模生产技术中,四个边模在四个油缸的作用下作开合模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合模力大小不一样,合模行程不一样,合模行程距离不一样等,造成撞击底模偏位、松动等问题,在加压过程中易发生合模偷跑而产生漏汤、毛边大、铸造型腔变化大、各尺寸变厚使产品得料率进一步降低等,极大地浪费了成本,由于以上因素造成开模时各种偏差、松动而拔模,拔模直接形成产品外观不良;目前世面上轮毂生产又以低压生产技术为主,因为除低压、重力铸造技术以外,其他高端的生产技术,投入成本太大,仅仅一台锻造设备就要2千万以上;旋压技术只是对轮毂胎环强化了,但其设备投入也很大:旋压机、旋压前加预热炉,有的还要对旋压部分上车床初加工。因此,提高低压铸造设备的合模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铸造的边模锁紧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低压铸造的边模锁紧机构,包括上模板、四组边模及边模锁紧机构,所述边模锁紧机构包括边模定位套板和四组油压缸,所述四组油压缸分别均匀固定在上模板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其轴杆皆可竖直向下活动穿过上模板,所述边模定位套板呈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的内侧面为自上而下直径由小到大的锥面结构,且该内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四组T形凹槽,顺次围成所述四组边模的外侧面可恰好形成与边模定位套板的内侧面相匹配的锥面结构,每组所述边模的外侧面上皆设有与T形凹槽相匹配的T形凸台,所述边模定位套板固定于四组油压缸的轴杆上,位于四组边模的正上方,且其上的四组T形凹槽恰好分别正对着四组边模上T形凸台的位置,合模时,所述四组油压缸同步作业,在四组油压缸轴杆的共同作用下,边模定位套板向下运动,逐渐将每组边模上的T形凸台完全套设在其T形凹槽的内部,实现边模锁紧。
所述边模定位套板的内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现有低压铸造设备基础上,增设由四组同步油压缸和边模定位套板构成的边模锁紧机构,利用边模定位套板的锥面与T形凹槽的结构特点,上升开模,下降合模,合模到位后继续下降锁紧边模,从而使得低压铸造设备具有有效的合模精度与性能,边模合模近真圆,使得在轮毂生产过程中能够以高效的合模力、高压的形式达到合模结果,提高型腔的稳定性及铸造性能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因合模不精密而引起的一切浪费性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合模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边模定位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压缸;2、上模板;3、边模定位套板;4、T形凸台;5、边模;6、边模定位套板的内侧面;7、T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4,一种用于低压铸造的边模锁紧机构,包括上模板2、四组边模5及边模锁紧机构,所述边模锁紧机构包括边模定位套板3和四组油压缸1,所述四组油压缸1分别均匀固定在上模板2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其轴杆皆可竖直向下活动穿过上模板2,所述边模定位套板3呈环状结构,其环状结构的内侧面为自上而下直径由小到大的锥面结构,且该内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四组T形凹槽7,顺次围成所述四组边模5的外侧面可恰好形成与边模定位套板的内侧面6相匹配的锥面结构,每组所述边模5的外侧面上皆设有与T形凹槽7相匹配的T形凸台4,所述边模定位套板3固定于四组油压缸1的轴杆上,位于四组边模5的正上方,且其上的四组T形凹槽7恰好分别正对着四组边模5上T形凸台4的位置,合模时,所述四组油压缸1同步作业,在四组油压缸1轴杆的共同作用下,边模定位套板3向下运动,逐渐将每组边模5上的T形凸台4完全套设在其T形凹槽7的内部,实现边模5锁紧。
所述边模定位套板3的内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7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