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6000.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星瑞;徐胜强;李简明;卢山;苏理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发展,触控技术由于其便捷、用户交互体验好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相应的,触控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终端图像显示控制方面尤为普及。
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用户双击屏幕来调节拍照焦距的远近和缩放照片的大小。然而,双击屏幕往往会产生显示比例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导致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降低用户操作效率,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触摸方式和触摸点数目;
根据所述触摸方式和所述触摸点数目,调整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
对于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触摸方式和所述触摸点数目,调整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包括:
在所述触摸方式为第一类操作的情况下,放大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其中所述触摸点数目越多,则所述显示比例越大。
对于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与所述触摸点数目成正比。
对于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触摸方式和所述触摸点数目,调整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包括:
在所述触摸方式为第二类操作的情况下,缩小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其中,所述触摸点数目越多,则所述显示比例越小。
对于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与所述触摸点数目成反比。
对于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操作为单击操作。
对于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操作为双击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触摸操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触摸方式和触摸点数目;
显示比例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摸方式和所述触摸点数目,调整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比例调整模块,包括:
显示比例放大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方式为第一类操作的情况下,放大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其中所述触摸点数目越多,则所述显示比例越大。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与所述触摸点数目成正比。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比例调整模块,包括:
显示比例缩小子模块,在所述触摸方式为第二类操作的情况下,缩小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其中,所述触摸点数目越多,则所述显示比例越小。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与所述触摸点数目成反比。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操作为单击操作。
对于上述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类操作为双击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检测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触摸方式和触摸点数目;
根据所述触摸方式和所述触摸点数目,调整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检测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触摸方式和触摸点数目,并根据触摸方式和所述触摸点数目,调整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显示比例,由此在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能够准确、迅速的调整触摸屏上显示对象的大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地铁接触网检测车
- 下一篇:一种列车及列车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