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临界状态动态移动的材料破坏预测预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954.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应发;闫渊;刘珉玮;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俞琳娟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临界状态 动态 移动 材料 破坏 预测 预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临界状态动态移动的材料破坏预测预报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和现场判定为基础,决定现状材料破坏的临界状态点或线,并确定破坏区和非破坏区,通过测量研究,建立几何描述方程;步骤2.分析研究对象的比重分布特征,建立比重方程;步骤3.分析破坏区和非破坏区的边界条件应力特征,建立边界条件应力方程;步骤4.将研究对象划分成规则的不同区域加以研究,并分析连续和不连续物理力学量,建立相应的物理力学量求解方法;步骤5.选取应力表示方程,并计算出各常系数;步骤6.结合材料峰值强度准则、本构方程、和现场监测情况,根据临界状态动态移动规律,实施材料破坏的预测预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力学、土木工程和地质工程等与力和变形相关计算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临界状态动态移动的材料破坏预测预报法。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人类营建构筑物破坏等均不同程度造成财产和生命损失,因而对自然灾害等破坏的发生,从力和变形的基础上实施预测预报是非常必要的。现行应力和变形求解往往建立在有限单元等数值计算方法上,有限单元法对于二维结构采用以点带面的计算方式,对三维结构采用以点代体的计算方式,因此对于不同大小的单元,计算结果往往是不相同的;在进行数值计算时,通常采用线性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即初应力法,由于采用不同的收敛标准,导致计算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临界状态动态移动的材料破坏预测预报法,能够基于力边界条件、力平衡条件和临界状态破坏点应力条件等,实施材料破坏的预测预报。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临界状态动态移动的材料破坏预测预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和现场判定为基础,决定现状材料破坏的临界状态点或线(分别针对二维或三维),并确定破坏区和非破坏区,同时测量研究对象(含破坏区和非破坏区)的宏观几何特征,建立与宏观几何特征相对应的几何描述方程;步骤2.分析研究对象的比重分布特征,建立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域的比重方程;步骤3.分析研究对象破坏区和非破坏区的边界条件应力特征,建立与边界条件应力特征相对应的边界条件应力方程;步骤4.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将研究对象划分成规则的不同区域加以研究(如:针对二维:三角形、四边形等,针对三维:四面体、六面体等),特别是将破坏区和非破坏区加以分开,并分析连续和不连续物理力学量(如:针对以压剪破坏为主的推移式滑坡破坏后区,其抗剪应力与驱动下滑应力两者不连续等,但垂直滑面的压应力和反压应力是连续的),建立不连续物理力学量求解方法(如:针对滑坡,由于抗剪应力与驱动下滑应力两者不连续,则抗剪应力可以按照专利:一种边坡渐进破坏潜在滑动面的计算方法,专利号:201510658880.6求解);在物理力学量连续区域,相对应的应力等必须连续;步骤5.选取应力表示方程,应力表示方程满足研究对象破坏区和非破坏区相对应的力、应力和(或)弯矩平衡方程(见:一种基于力边界和平衡条件的应力求解法,专利号:201611034900.3);在临界状态点或线(分别针对二维或三维),满足材料相应的峰值强度准则,并计算出各常系数;步骤6.结合材料峰值强度准则(如:摩尔库伦准则、Griffth准则等),可以决定研究对象后续的破坏路径,亦即决定潜在破坏面;在对受力特性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构方程,对研究对象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现场监测,计算变形与现场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根据临界状态动态移动规律,实施材料破坏的预测预报。本发明是在假设研究对象应力满足边界和平衡条件,破坏点满足强度准则,从而针对研究对象的破坏过程实施预测预报,可以预报研究对象在任意几何形状中的应力、变形和破坏分布特征。该方法的提出将对大坝、桥梁、边坡、路基、房屋、隧道、夹杂、巷道、涵洞等各种营建构筑物的动静态加卸载破坏过程实施预测预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部动作姿态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甲状腺病远程医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