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筛选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标志物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742.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7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君;操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筛选 主动脉 夹层 外周血小 分子 代谢 标志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标志物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色谱与质谱联用方法,高通量、大规模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明确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谱,得到N1‑乙酰基‑N2‑甲酰基‑5‑甲氧基犬尿氨酸、甘油磷酰胆碱、2‑巯基组氨酸甜菜碱三种差异性最大的小分子代谢标志物。本发明的优点是为筛选诊断主动脉夹层提供简易、伤害低、低廉的方法,为临床病人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效能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筛选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物标志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上胸痛患者的常见病因,也是导致急性胸痛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AD疾病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据跟踪的17家医院相关报道,中国AD的发病率为0.1-0.25‰,患AD类疾病住院一周内死亡率高达17.9%,并且近年来临床病例明显增加。因此,主动脉夹层类疾病的筛选诊断,尤其是早早期的大规模筛查对主动脉夹层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是: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MR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三种方法。所有的这些检测技术都是在疾病已经发生后才能检测,而且辐射和造影剂都对身体有着伤害。
在AD的诊断方面一直缺乏一种类似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那样的检测方便、费用低廉的外周血标志物。为此,开发新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主动脉夹层血清标志物势在必行。
目前,已见报道的AD外周血标志物都是蛋白大分子类物质,例如smMHC、CK-BB、Ddimer、MMPs、Elastin等。smMHC的是AD疾病早期诊断里程碑式的发现,Suzuki等报道发现急性AD患者发病后3小时内的血液内smMHC的大幅度上升,并且特异性达到了9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蛋白分子被发现与AD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报道发现LPa在AD患者的血液中明显要高于心肌梗死患者于正常对照组,这可能与LP a促进动脉壁的炎症反应,影响了动脉壁结构有关系。
对于AD而言,现在缺乏有效的外周血标志物,尤其是小分子代谢标志物。现有报道的AD患者外周血标志物都是以大分子蛋白为代表的,且被公认为的也只有smMHC这一指标。并且,蛋白作为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检测成本较大,不利于早期诊断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软件开发领域的交叉发展,数据库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方法开始进入临床诊断。尤其是外周血诊断发展迅猛,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已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血清标志物筛查方法。
针对目前AD类疾病往往会引起的患者外周血内代谢物质改变的现状,本发明通过高效液相质谱联用的技术设计了一种简单、快捷、成本低廉的AD筛选方法,并对其潜在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标志物的方法及其在主动脉夹层筛选、患者治疗效能评价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标志物的方法,是通过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通量、大规模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明确主动脉夹层外周血小分子代谢谱,得到N1-乙酰基-N2-甲酰基-5-甲氧基犬尿氨酸、甘油磷酰胆碱、2-巯基组氨酸甜菜碱三种差异性最大的小分子代谢标志物。
其中,色谱条件为:
安捷伦QTOF-6545系统,色谱柱Agilent Eclipse-C18 column柱——3×100mm,1.8μm,柱温,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松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热系统、储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下一篇:FPGA开发板的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