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修复土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4121.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楠;王华伟;孙英杰;范新秀;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负载 生物 复合 氧化物 修复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苯胂酸类污染物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修复土壤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备营养肉汤培养基、菌群培养、制备生物锰铁培养基、制备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和修复苯胂酸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等步骤;其通过恶臭假单胞菌以碳酸矿为电子供体,在碳酸锰表面形成层状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即制得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该产物可以将土壤中的苯胂酸类化合物及二次产物如亚砷酸盐和砷酸盐,同时固定于矿物表面,可实现苯胂酸类污染物的原位或异位修复,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表层污染的土壤,该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效果较好,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胂酸类污染物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修复土壤的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球对于粮食尤其是蛋白质的需求日趋强劲。猪肉、鸡蛋和鸡肉作为居民获取必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充足的产量和低廉的价格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营养需求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生猪、肉鸡和蛋鸡的饲养周期一般较长,养殖效率低下、养殖成本高,极大的束缚了上述产品的产量。在上述严峻形势的迫使下和巨大市场利益的驱使下,集约化生猪、肉禽以及蛋禽养殖技术应用而生,旨在降低养殖成本和缩短养殖周期的同时增加上述产品的产量。为满足上述要求,推广和使用具有抗菌、抗病、促饲料转化和促进生长的饲料添加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苯胂酸类化合物是一类苯环上含有砷酸基团的物质,掺和在饲料中,能明显抑制动物体内使肠壁加厚微生物的活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动物能汲取更多的养分,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造血功能,最终改善和提高禽畜的成活率和日增重率。苯胂酸类化合物的水溶性高,极易迁移到附近土壤和水环境中,从而对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释放到环境中的苯胂酸类物质,苯胂酸类化合物能进一步降解、转化生成毒性更强的无机砷,如亚砷酸盐和砷酸盐。
铁锰复合氧化物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同时具有丰富活性吸附点位的铁氧化物与表面活性强的锰氧化物,多应用于污染物的治理与修复,研究发现制备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远高于水铁矿,使其具有比纯铁锰氧化物或锰氧化物更高的吸附五价砷的能力。大多数情况,铁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主要通过化学法。与无机的铁锰复合氧化物相比,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对污染物的吸附效率更高,且制备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在土壤环境中,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多存在于矿物表面,对污染物的截留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寻求设计一种利用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的修复土壤的方法对于苯胂酸类化合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寻求提供一种利用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修复土壤的方法;通过选取二价铁锰氧化物的好氧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 MnB1),将该菌培养后接种到含有碳酸锰矿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碳酸锰矿,将其加到污染的土壤中实现土壤的修复。
本发明涉及的利用负载型生物铁锰复合氧化物修复土壤的方法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营养肉汤培养基
选取牛肉浸粉1-5g、白胨2-10g、氯化钠1-5g和去离子水0.5-1.5L混合得到PH=7-7.4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备用;
(2)菌群培养
选取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MnB1)菌液按体积比为1-5%的接种量接种到步骤(1)制备的100-500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在20-30℃温度下,放置在水平振荡器中,设置转速为100-200转/分钟富集培养1-5天备用;
(3)制备生物锰铁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4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