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蓄电池板栅、极板及铅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4090.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汤序锋;方明学;高根芳;侯国友;李进兴;李鹏;代飞;陈彩凤;刘青;姚秋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板栅、极板及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电池槽以及极群组成,铅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
在蓄电池生产加工过程中,板栅作为铅膏的载体和导体,铅膏只有填涂在板栅上经过固化干燥后才能成为极板,而极板却是铅蓄电池的核心,板栅犹如骨架,对整个极板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都有直接的影响。
铅蓄电池板栅对极板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均匀分布到活性物质中,而且对电流的传导体起着集流、汇流和输流的作用,因此铅蓄电池板栅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性因素。
目前蓄电池产品从板栅结构、隔板设计、电槽、槽盖设计千篇一律,从常规的设计方式,电池性能的影响与电池结构设计至关重要。板栅结构的铅利用率、极板活物质的分布利用率、成本的管控与电池性能的关系等。电池槽形状设计对电池性能热效应的影响。常规设计中板栅为四边形,上部离中心偏移处设有极耳,电池在使用到后期老化失效时,电池极板板面中间部位活物质严重失效,而极板下部左右两个直角处的活物质,没有失效泥化而脱落,或延慢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在使用到后期老化失效时,电池极板板面中间部位活物质严重失效,而极板下部左右两个直角处的活物质,没有失效泥化而脱落,或延慢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铅蓄电池板栅,使用该板栅制备成极板,再制备成铅蓄电池,能够提高极板板面的活性物质均匀性利用率,减少极板角落处的板栅铅量及活性物质量的浪费。
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筋条及位于边框筋条内纵横交错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所述边框筋条上连接有极耳,所述边框筋条远离极耳的一侧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将边框筋条远离极耳的一侧设计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相当于将原有四方形板栅下部(远离极耳端)左右两个直角处板栅活性物质利用率较低的部分去掉,这样剩余部分活性物质的平均利用率便升高了。
优选的,所述边框筋条圆环形。相当于整个板栅去除极耳后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极耳基部加粗。极耳基部加粗有利于电流汇聚到极耳处。
本发明又提供了包含所述铅蓄电池板栅制备的极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的极板制备的铅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铅蓄电池,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下部两侧为与铅蓄电池板栅配合的弧形。隔板下部两侧为弧形设计,避免电池装配极群入槽时,损伤电池极群下部两侧的直角处隔板,另一方面,电池极群下部两侧处隔板残留多余的电解液H2SO4,没有起到化学反应的效果而致使电池游离酸过多、硫酸比重分层缺点影响电池寿命。
更优选的,每两块隔板的底部相连,中间夹着正极板。
优选的,所述的铅蓄电池,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具有若干单格,每个单格的底面具有与隔板相配合的弧度。
本发明铅蓄电池板栅将板栅边框筋条远离极耳的一侧设计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从而将原有四方形板栅的下部左右两个直角去掉,从而使得制备的极板省略了下部左右两个直角处利用效率较低的活性物质,从而增加整个极板活性物质的平均利用率,减少活性物质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板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极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槽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极群入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铅蓄电池板栅1,板栅1包括边框筋条11及位于边框筋条11内纵横交错的横向筋条12和竖向筋条13,边框筋条11上连接有极耳14,边框筋条11远离极耳14的一侧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在一种优选的情况下,边框筋条11圆环形,相当于整个板栅1去除极耳14后为圆形。将边框筋条11远离极耳14的一侧设计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相当于将原有四方形板栅下部(远离极耳端)左右两个直角处板栅活性物质利用率较低的部分去掉,这样剩余部分活性物质的平均利用率便升高了。极耳14基部加粗,极耳14基部加粗有利于电流汇聚到极耳14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4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网状复合材料铅蓄电池板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