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痕量DNA的试剂盒及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4074.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奇;王灵敏;廖传荣;孙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Q1/68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痕量 dna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痕量DNA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微量生物检材DNA检测、法医痕量DNA检测、医学检验和临床诊断的微量样本DNA检测及肿瘤细胞和生殖细胞等单细胞DNA检测等应用的痕量DNA提取率的试剂盒及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试剂:DNA提取磁珠、裂解液、蛋白酶K、洗涤液、核酸助沉剂、洗脱液;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所述试剂盒提取痕量DNA的方法。本发明的试剂盒及方法提高了痕量DNA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同时可实现自动化提取,实现多样本同时进行平行检测,节约人力、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痕量DNA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微量生物检材DNA检测、法医痕量DNA检测、医学检验和临床诊断微量样本DNA检测及肿瘤细胞和生殖细胞等单细胞DNA检测等应用的痕量DNA提取率的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痕量DNA是指含量低至皮克级别的DNA。在法医物证领域、医学检验和临床诊断微量样本DNA检测领域和肿瘤细胞和生殖细胞等单细胞DNA检测领域,所检测的生物样本细胞数量少,能够提取到的DNA为痕量级别。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随着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越来越强,犯罪手段的日益隐蔽化、科技化,传统的物证范围如血迹、毛发、唾液、精斑等明显的物证常被有意识的破坏,而微量生物检材因为容易被忽略而致使不少案件丧失破案有力的证据,因而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场上的微量生物物证对案件侦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微量生物检材种类繁多,从理论上说只要是与人体接触就会留下人体细胞,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直接器官,而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每天都会有大量表皮细胞脱落。所以,人体皮肤脱落细胞是微量生物检材最主要的来源,这些也被称为微量接触类生物检材。微量生物检材属于疑难生物检材,刑侦案件常见的有:指纹、棉纱手套、内衣碎片、口香糖、烟蒂、触摸物品等。
自从1997年van Oorschot等首次报道微量接触类物证DNA以来,此类物证越来越受到关注,检验量也不断增多,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为例,近两年每年检验四万余份DNA检材,其中约40%为微量接触类物证。目前,微量接触类物证由于只有少量脱落细胞或DNA,肉眼很难判断样本具体部位,只能盲目剪取,剪取检材过大或引入外来污染都会影响DNA的提取,导致检验成功率低,需要反复检验而成为案件检验的限速因素。
目前市面上用于检验痕量DNA的方法有Chelex100法、硅珠过柱法、磁珠法等。Chelex100法提取痕量DNA之前,需要对物证进行清洗,但清洗过程可能导致原本微量的DNA样本进一步损失,增加了DNA提取的难度,同时,此法检测耗费时间长,检出效果不佳。硅珠过柱法提取痕量DNA,虽然样本检出率较Chelex100高,但操作繁琐、灵敏度低、不能实现自动化提取。磁珠法较硅珠过柱法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转管次数少,不易污染和损失,且可实现自动化提取,目前市面有基于自动化工作站的磁珠法提取痕量DNA,但检出率低于50%。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痕量DNA提取率的试剂盒及运用该试剂盒提取痕量DNA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取痕量DNA的试剂盒,试剂包括:
DNA提取磁珠,裂解液,蛋白酶K溶液,洗涤液,核酸助沉剂,洗脱液;
所述蛋白酶K溶液,浓度为5~10mg/ml;
所述裂解液包括:终浓度为1%~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终浓度为2~5mol/L的异硫氰酸胍、终浓度为50~100mmol/L的Tris-HCL(pH=8.0)、终浓度为1~10mmol/L的EDTA(pH=8.0)、体积百分比为0.5~7%的Trition X-100、终浓度为0.1~1mol/L的可溶性盐Na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4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