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高效破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2919.8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7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超 |
主分类号: | B02C4/00 | 分类号: | B02C4/00;B02C4/28;B02C13/04;B02C23/16;B02C23/18;B03C1/30;B08B15/0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0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高效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高效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但是传统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垃圾综合处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障碍;目前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破碎效果不够充分,建筑垃圾中可回收的铁质材料未得到充分的回收,易造成可再利用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垃圾破碎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的粉尘,粉尘的扩散直接影响环境的空气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行业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高效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高效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侧壁上交错设有若干个缓冲板,缓冲板一端铰接在进料管内侧壁,进料管内侧壁与缓冲板上侧面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破碎箱内壁上设有集水盘,集水盘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喷头,破碎箱左侧外壁上设有水箱,水箱与集水盘之间连通设有导液管,导液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破碎箱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电机,破碎箱内水平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破碎辊,破碎辊右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左右内侧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挤压板,限位挤压板靠近破碎箱中心处一侧为弧状凹槽结构,凹槽内均匀设有若干个锯齿,限位挤压板之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转轮,转轮前后侧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涡轮叶片,转轮上以转轮中心轴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套筒,套筒内滑动式设有滑轴,套筒内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固定在套筒内部,减震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滑轴上;所述滑轴远离转轮一端固定安装有破碎压头,破碎压头与锯齿抵接;所述破碎箱内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右端驱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上设有电磁铁板,电磁铁板位于转轮的正下方;所述破碎箱右侧外壁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与电磁铁板电性连接;破碎箱底部竖直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卸料阀;破碎箱下部竖直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支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喷头的朝向破碎箱内部中心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破碎箱底部成倒圆台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支腿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破碎辊位于转轮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缓冲板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破碎辊对建筑垃圾的旋转破碎,通过破碎压头对建筑垃圾的挤压破碎,对建筑垃圾的破碎效率高,破碎效果充分;缓冲板对进入到破碎箱中的垃圾进行缓冲减震,减小对破碎辊的撞击,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降低了机械的损耗和故障率,同时避免建筑垃圾的集中下落而导致破碎不均匀;通过喷头进行喷水降尘,通过涡轮叶片向下进行抽风吸尘,避免垃圾破碎过程中粉尘的肆意扩散,具有很好的降尘效果;电磁铁板可对建筑垃圾中的铁质材料进行吸附,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利于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破碎箱、2-缓冲板、3-限位弹簧、4-进料管、5-集水盘、6-喷头、7-导液管、8-水泵、9-水箱、10-第一旋转轴、11-电磁铁板、12-支腿、13-出料管、14-卸料阀、15-第一电机、16-控制箱、17-限位挤压板、18-第二旋转轴、19-第二电机、20-破碎辊、21-破碎压头、22-套筒、23-涡轮叶片、24-转轮、25-减震弹簧、26-滑轴、27-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超,未经李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