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孟鲁司特钠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772.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王英新;梁林;李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47;A61K47/32;A6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孟鲁司特钠 颗粒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孟鲁司特钠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颗粒由孟鲁司特钠、填充剂、交联聚维酮、共聚维酮、硬脂酸镁和纯化水制备而成,本发明结合孟鲁司特钠本身的性质和制剂特点,充分利用交联聚维酮及共聚维酮的协同作用,在体外内以氢键作用有效保证溶出释放行为,保证了生物利用度,提高了服用安全性,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孟鲁司特钠颗粒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孟鲁司特钠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孟鲁司特(Montelukast)是由美国Merck公司开发的抗哮喘药,为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于1998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Singulair”,上市剂型有薄膜衣片、咀嚼片及颗粒,规格分别为10mg、5mg、4mg,随后在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瑞士、德国、法国等71个国家上市。20世纪90年代末,默沙东公司的孟鲁司特片剂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顺尔宁”,随后其口服颗粒(国药准字J20120044)、咀嚼片也陆续在我国上市,孟鲁司特钠颗粒剂适用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根据BCS分类孟鲁司特钠属于Ⅱ类,为低溶高渗药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harmacertics 134(1996)59-70报道了孟鲁司特钠溶解度-pH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孟鲁司特钠在pH 3.0~6.8时药物的溶解度较低。从市售样品的说明书中可知 在健康青年中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孟鲁司特钠的半衰期为2.7-5.5h,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肠道, 而肠道内的pH值在3.0-6.8范围内,故保证孟鲁司特钠在吸收部位的溶解度是确保其生物利 用度关键所在。
专利WO2003035036A1中公布了市售品孟鲁司特钠颗粒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流化床制粒方式,制备的颗粒疏松进一步提高孟鲁司特钠的溶解速度,保证体内生物利用度,但孟鲁司特钠在高温条件下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氧化杂质(亚砜)增加明显;为降低其氧化杂质,专利WO2009153305A2采用氮气作为流化床载气,避免了颗粒与氧气的接触,氧化杂质较少,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国内现有技术较难实现。
专利CN201510747141.4公开了一种孟鲁司特钠颗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与甘草酸铵作为保护剂,虽然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能对主药起到增溶作用,且生理毒性较小,但其作为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特别是儿童胃肠道而言依旧存在安全隐患。
专利CN201310598573.4公开了一种孟鲁司特钠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羟丙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粘合剂,通过验证可知羟丙纤维素能使孟鲁司特钠颗粒中引入未知杂质,且随制备工艺变化而变化,对工艺的依赖性较强。
药物的溶解与结晶互为一对可逆反应,由于难溶性药物的结晶速度快,在较少量药物溶解时两个反应就达到了平衡,从而难溶性药物表现为溶出度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药物溶解速率,一方面降低结晶速率。氢键缔合技术能抑制难溶性药物重结晶,维持其过饱和状态,即降低药物的结晶速率,提高药物溶出度。共聚维酮是由乙烯吡咯烷酮与乙烯醋酸酯按一定比例形成的聚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交联聚维酮含有吡咯烷酮环,为氢键受体;共聚维酮含有吡咯烷酮环以及乙烯醋酸酯基团,均为氢键受体。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两者都能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并且氢键能抑制难溶性药物重结晶,维持其过饱和状态,即降低药物的结晶速率,提高药物溶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