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运行模式以及电梯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555.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向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财经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1/24 | 分类号: | B66B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车宁华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高峰时期 电梯运行模式 电梯运行 运行模式 可接受 乘客 电梯满载 规划领域 建筑设计 规划 关键期 楼层 载客 装载 交通 | ||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划领域,公开了一种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运行模式以及电梯规划方法,包括:设定上班高峰时期电梯的运行模式为在一楼载客,且在除一楼之外的其他楼层卸客;根据上班高峰时期电梯的运行模式,计算电梯运行一趟所需要的最长时间T;设定乘客可接受的平均等待时间t;根据电梯运行一趟所需要的最长时间T,乘客可接受的平均等待时间t,以及上班高峰时期所需要的电梯数量n满足的如下关系式:从而确定上班高峰时期所需要的电梯数量n;N表示电梯满载时能够装载乘客的数量;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交通关键期的电梯规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运行模式以及电梯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电梯发明以来就成为了一种不可少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现在,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增长,建筑中的电梯运营规划问题就成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阶段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建筑的设计阶段,需要决定电梯的数量、电梯的最大载能和运行速度等参数以满足未来乘客的使用需要。电梯的产能过剩或不足都将会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和资源闲置等问题。运行时间参数要求电梯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乘客运输到他们的目的地。等待时间参数要求乘客等待电梯的时间不能超过规定值。影响这两个运营参数的因素包括乘客数量,乘客目的地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到达时间和到达率,以及建筑的交通关键期等方面。
建筑的交通关键期是指一天中建筑交通流量最忙的时期,如果电梯能够满足该时期的运营需求,其他时期电梯都能满足运营要求。如果乘客倾向于在相同的时间到达建筑,则有可能形成早高峰现象。一些学者运用马尔可夫排队理论,概率理论和非线性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早高峰时的电梯规划的运行时间和等待时间。这些方法虽然有用、有意义,但是也有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要求使用者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同时分析方法的扩展性不足,不能作为一般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运行模式以及电梯规划方法,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交通关键期的电梯规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技术方案一:
一种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运行模式,
设定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运行模式为:电梯只在一楼等待载客;
若排队等待的乘客数大于电梯最大载能,则电梯满载后关门上行;若排队等待的乘客数小于电梯最大载能,则电梯载完所有乘客后关门上行;
电梯到达各楼层后若有乘客需要卸载,则电梯开门卸客,卸客完成后关门;关门后若电梯内仍有乘客,则电梯继续上行,若电梯内无乘客,则电梯返回一楼等待载客。
技术方案二:
一种上班高峰时期的电梯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设定上班高峰时期电梯的运行模式为在一楼载客,且在除一楼之外的其他楼层卸客;
步骤2,根据上班高峰时期电梯的运行模式,计算电梯运行一趟所需要的最长时间T;
步骤3,设定乘客可接受的平均等待时间t;
步骤4,根据电梯运行一趟所需要的最长时间T,乘客可接受的平均等待时间t,以及上班高峰时期所需要的电梯数量n满足的如下关系式:从而确定上班高峰时期所需要的电梯数量n;
其中,N表示电梯满载时能够装载乘客的数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二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步骤1具体包括:
设电梯满载时能够装载的乘客数量为N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财经学院,未经西安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子串爬行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阻燃EVA胶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