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2433.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2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欢;张本山;廖伟;汪建平;郑义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03/08 | 分类号: | C09J103/08;C09J11/06;C09J11/04;C09J11/08;C08J3/24;C08B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杉 |
地址: | 510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离子型淀粉 羟丙基醚化 粘合剂 交联 制备 预处理步骤 改性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控制反应体系 聚丙烯酰胺 冷水溶解性 环氧丙烷 碱性试剂 聚乙烯醇 砂浆 淀粉乳 交联剂 耐酸碱 灰钙 耐盐 腻子 石膏 淀粉 对调 加热 调配 水泥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预处理步骤、羟丙基醚化步骤、交联处理步骤,其中羟丙基醚化步骤和交联处理步骤的顺序可对调;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将淀粉用醇调配成淀粉乳;所述羟丙基醚化步骤包括向前一步骤的产物中加入碱性试剂和环氧丙烷,加热至50‑80℃反应6‑12h;所述交联处理步骤包括向前一步骤的产物中加入交联剂和改性剂,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1,在温度40‑70℃下反应2‑6h;所述改性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可应用于水泥、石膏、灰钙等多种基料的腻子或砂浆中,具有良好的冷水溶解性、较高的粘度和耐酸碱、耐盐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特别涉及一种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适用于化工建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墙面主体装饰材料的内外墙腻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而其中绿色环保型的腻子材料是人们不断关注的热点。
目前市面上应用在腻子粉中的粘合剂主要为熟胶粉,熟胶粉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原料,加以化学变性处理而制得的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熟胶粉不含醛类,苯类等有害物质,无特殊气味,对人体无毒无害,是一种绿色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其能溶于冷水,方便施工使用,同时拥有较高的粘度和保水性,能大大提高腻子的粘接强度、施工性和抗垂挂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腻子施工领域。现在市面上已有的熟胶粉多为干法制造的羧甲基醚化淀粉,其取代度低,含盐分高,反应位置不均衡,溶解性较差,在冷水中溶解缓慢,粘度也较低,同时由于羧甲基淀粉属于离子型变性淀粉,其耐盐性和耐酸碱性较差,在体系盐分含量高时,粘度会急剧下降;更为致命的是,其与水泥、石膏和灰钙等会起反应,生成类似豆腐渣的物质,降低腻子体系的粘度和强度,注定了这类离子型粘合剂不能应用于水泥、石膏和灰钙等基料的腻子或砂浆中。因此,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多种基料的高性能非离子型粘合剂极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可应用于水泥、石膏、灰钙等多种基料的腻子或砂浆中,具有良好的冷水溶解性、较高的粘度和耐酸碱、耐盐稳定性。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离子型淀粉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预处理步骤、羟丙基醚化步骤、交联处理步骤,其中羟丙基醚化步骤和交联处理步骤的顺序可对调;
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将淀粉用醇调配成淀粉乳;
所述羟丙基醚化步骤包括向前一步骤的产物中加入碱性试剂和环氧丙烷,加热至50-80℃反应6-12h;
所述交联处理步骤包括向前一步骤的产物中加入交联剂和改性剂,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1,在温度40-70℃下反应2-6h;所述改性剂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淀粉用醇调配成淀粉乳;
(2)羟丙基醚化:向步骤(1)的淀粉乳中加入碱性试剂和环氧丙烷,加热至50-80℃反应6-12h;
(3)交联处理:向步骤(2)的产物中加入交联剂和改性剂,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1,在温度40-70℃下反应2-6h,调节pH值至6-8。
在本发明中,所述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淀粉用醇调配成淀粉乳;
(2)交联处理:向步骤(1)的淀粉乳中加入交联剂和改性剂,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10-11,在温度40-70℃下反应2-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2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式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酸循环的镀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