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右旋香芹酮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制备降糖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6546.3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鲍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23L33/10;A61P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赵超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旋 香芹 作为 葡萄 糖苷酶 抑制剂 制备 糖食 药品 保健品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药品领域,涉及右旋香芹酮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制备降糖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香料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不同对映体香料可能显示出不同的香气特征、香气强度和生物活性。香芹酮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是经美国FDA、欧洲理事会与食品香料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卫生部批准的食品用手性香料。香芹酮对映体的香气有显著差异,右旋香芹酮具有芫荽的香味,而左旋香芹酮则有留兰香的香味。
留兰香油为无色至淡黄绿色澄清油状液体,具有留兰香叶的特殊香气,有甜味,能使食品产生特殊风味。可用作牙膏、香皂、口香糖等添加剂,此外,亦可用于化妆品和医药。但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香芹酮。留兰香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我国轻工部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于1978年对国产留兰香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品种不同,精油中成分及含量有所不同,主要成分是左旋香芹酮,约占50%-70%,留兰香油的香气及品质与香芹酮有关,左旋香芹酮和右旋香芹酮的比例对留兰香油的香味具有重要贡献。
目前,左旋香芹酮和右旋香芹酮主要用作牙膏、香皂、口香糖、化妆品和医药等添加剂,用于产生需要的香味,医药用途报道非常罕见。
α-葡萄糖苷酶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上存在的寡糖水解酶,可催化α-1,4糖苷键水解,因此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生成及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减少高血糖对胰腺的刺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目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第三亚太地区推荐为降低餐后血糖的一线药物。
目前尚未见右旋香芹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右旋香芹酮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制备降糖食品、药品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右旋香芹酮用作α-葡萄糖苷酶可逆性抑制剂的用途。
右旋香芹酮用作降糖食品添加剂的用途。
右旋香芹酮用作降糖保健品添加剂的用途。
右旋香芹酮用于制备降糖药物的用途。
一种降糖药物,包括活性成分右旋香芹酮,还包括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包括一种或多种固体、半固体或液体辅料。
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丸剂、糖浆剂、散剂、膏剂、液体制剂。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发现右旋香芹酮为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性抑制剂,可以用作降糖食品和保健品添加剂,还可以用于制备降血糖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右旋香芹酮和左旋香芹酮的化学结构式;
图2为右旋香芹酮对小鼠血糖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右旋香芹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可逆性抑制
已知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实验为本领域常规试验,下述实施例参考文献方法: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机理的探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年第1期。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将禁食16h的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右旋香芹酮组(50nM),每组10只。
2、实验仪器和试剂
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Milli-Q Reference超纯水系统(默克密理博);血糖测定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α-葡萄糖苷酶从面包酵母中得到(上海TCI公司),其标准溶液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配制;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阿卡波糖(Sigma公司)标准储备溶液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配制;左旋香芹酮、右旋香芹酮(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二、实验方法
1、右旋香芹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6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