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旋切安全手术刀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756177.8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允志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3205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安全 手术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刀,具体是一种电动旋切安全手术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刀是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设备,主要用于切开患处皮肤组织。目前常规的手术刀结构是将手术刀片安装在刀柄上,施术者手持刀柄即可操作,但是实际操作使用中发现,这种手术刀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手术刀片直接暴露在外,施术者很容易被误伤;其次,由于皮肤组织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采用这样的常规手术刀在切开组织时精准度很差,尤其是想要定位切出一定尺寸的皮肤切口更是十分困难,因此对于操作者的经验要求非常高;此外,切开的刀口边缘参差不齐,很不圆滑,不利于术后皮肤的快速愈合,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能够快速精准地切开皮肤或其它坚韧组织,能够保证切开的刀口圆滑规整、利于术后愈合,从而减轻医患心理负担的电动旋切安全手术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旋切安全手术刀,包括手柄部和安装在手柄部前端的刀头部,所述刀头部包括圆刀片和防护罩,所述圆刀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一转轴的端部,转轴的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设置在手柄部的容置腔体中;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容置腔体前端并覆盖圆刀片。
本发明的防护罩可以采用半罩的形式覆盖圆刀片以避免意外伤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为圆筒状,且防护罩的罩体前端一侧为压平部,圆刀片的一侧刃部从压平部上对应位置的通槽伸出。切割组织时,握住手柄部,使圆刀片切割皮肤,此时压平部贴在皮肤表面,能够避免切割过深;此外操作者握住手柄部的手有了稳定的着力点,更利于控制切割方向,最终切出理想深度和长度的刀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活动锁轴销,所述活动锁轴销从外侧穿过容置腔体外壁并深入容置腔体中,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活动锁轴销相配合的销轴孔。设置活动锁轴销可有效避免拆卸时转轴的任意转动,方便装置的拆卸维护。
电机可以直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优选的,为了增加便携性,所述电机由电池供电,电池设在容置腔体中,且电池正极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机的正极连接,电机的负极连接至电池的负极,所述电源开关设在容置腔体表面。
优选的,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电池通过容置腔体后端设置的充电接口与外部的充电器连接。
优选的,为了方便操作时观察切开的刀口路径,所述防护罩由透明塑料制成。由于通过透明的防护罩可以随时了解切开的刀口状况,进一步增加了操作的精准程度。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变速电机。改变变速电机的旋转速度可以同时改变旋转式圆形刀片的转动速度,从而适应性的调整以切割不同硬度和韧性的皮肤组织。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在一起。
操作时,圆形刀片由电机驱动高速旋转,并用防护罩对刀片做防护,保护手术者不被刀片误伤;手术者只需对刀片施加轻巧的压力即可轻松地切开组织,还可以因此将更多的注意力专注于调整和掌握刀刃的方向,从而提高了切开皮肤组织的精准度,很容易控制切入皮肤深度和刀口长度;由于采用转速可调节的旋转式圆形刀片,使得刀口边缘更加平滑,避免刀口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者只需将刀刃置于将要被切开的组织表面,即可轻巧、准确、快速地切开组织,实现精准控制切口尺寸、切出圆滑规整的刀口,实际使用证实其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手术质量,较普通手术刀更加精巧,且操作更加轻松安全,大大减轻了医生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源开关对电机控制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1.圆刀片,12.紧固螺栓,13.转轴,13a.销轴孔,14.活动锁轴销,15.防护罩,15a.压平部,15b.通槽,20.容置腔体,21.充电接口,30.电机,30a.输出轴,31.电池,32.电源开关,33.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允志,未经丁允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6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式冲击波骨科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镀液净化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