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补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4942.2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苗;李延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创智恒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07/00 | 分类号: | C09J107/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补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补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该修补胶包括母炼胶1、促进剂、硫化剂和母炼胶2,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母炼胶1为660份,促进剂1.2~2份,硫化剂2~2.5份,母炼胶2为0~40份,母炼胶1包括天然橡胶100份,炭黑3~6份,防老剂1~1.5份,增粘树脂2~2.5份,氧化锌500~550份,母炼胶2包括天然橡胶100份,N774炭黑40~60份,本发明同时公开了该修补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特定硫化体系,涂抹后的修补胶可以在常温下完成自硫化,提高了与轮胎间的附着力;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涂抹工艺易实现且不影响轮胎正常生产工艺,大大降低轮胎因动平衡问题造成的废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修补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补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
轮胎的动平衡性能是衡量轮胎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关乎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长时间行驶会导致胎冠升温,甚至会引起爆胎。所以,动平衡检测已成为轮胎出厂前的必要检测项目。目前在维修市场,采用在轮辋上粘贴动平衡块来解决车轮的动平衡问题。此种方法虽表面解决了动平衡问题,但对于轮胎来说,较薄弱部分仍易受到损坏,缩短轮胎寿命,甚至会引起爆胎。
对于降低轮胎的动平衡不合格率只能依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精确度的方式来进行避免。但更新生产设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于很多轮胎生产商来说,现阶段仍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很多轮胎企业因动平衡造成的不合格率仍较高,且只能采取降级或直接废弃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企业效益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修补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液相胶浆对轮胎动平衡进行修补,在常温下即可硫化,修补胶与轮胎融为一体,降低轮胎废次品率,修补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修补胶,包括母炼胶1、促进剂和硫化剂,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母炼胶1为660份,促进剂1.2~2份,硫化剂2~2.5份,所述母炼胶1包括天然橡胶100份,炭黑3~6份,防老剂1~1.5份,增粘树脂2~2.5份,氧化锌500~550份。
进一步,修补胶还包括母炼胶2,按照质量份数为0~40份,母炼胶2包括:天然橡胶100份,N774炭黑40~60份。
进一步,所述母炼胶1中的炭黑为N339炭黑,所述防老剂为6PPD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所述增粘树脂为SL-T421树脂(对-叔丁基酚醛增粘树脂),所述氧化锌为普通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锌。
进一步,所述促进剂为噻唑类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和/或促进剂ZBEC(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修补胶的方法,所述修补胶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用密炼机或开炼机分别制备修补胶的母炼胶1和母炼胶2;
(2)在密炼机或开炼机上,对母炼胶1、硫磺、促进剂和母炼胶2进行混炼,制得修补胶混炼胶;
(3)步骤(2)得到的混炼胶,经停放后剪碎或粉碎,使用溶剂油浸泡至溶胀,采用研磨机或高速剪切分散机分散、过滤制得固含量为40%~60%的胶浆。
进一步,所述母炼胶1制备过程中,氧化锌分次加入,次数≥2次。
进一步,步骤(3)中对于100g修补胶,溶剂油的用量为250ML~350ML,浸泡时间为12小时。
进一步,采用所述研磨机或高速剪切分散机分散研磨4小时以上。
除上述内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修补胶的方法,所述修补胶使用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创智恒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创智恒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吸软管联接件和具有该抽吸软管联接件的装置
- 下一篇:插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