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厚填石场地排水板的安装方法及用于该方法中的成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54591.5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运;宁国立;张大磊;叶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21B1/12;E21B10/36 |
| 代理公司: | 42113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宣仙 |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孔 排水板 桩管 成孔装置 钻头 填石 液压高频振动锤 孔洞 偏心振动锤 塑料排水板 成孔设备 地基处理 动力设备 工程造价 砂土回填 设计标高 施工效率 插板机 夹角为 砂垫层 预安装 拔出 底端 对准 图纸 钢材 铺设 施工 应用 保证 | ||
1.一种深厚填石场地排水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在拟处理的区域铺设0.5~1.0m砂垫层,所述砂垫层采用细砂、中砂、粗砂中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其中,中砂的粒径为0.075~2mm,且选用的砂含泥量不大于5%;
(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塑料排水板的安装点,并在每个塑料排水板安装点的位置标记成孔点位,将所有的成孔点位按照成孔先后分成一次成孔点位和二次成孔点位,两次成孔点位之间相互间隔排列;
(3)准备成孔装置,具体包括液压高频振动锤、成孔钻头和动力设备,所述成孔钻头为长度2~5m,直径150~200mm的实心钢制钻杆,其钻杆底端成夹角为45~60°的锥形;钻杆顶端通过法兰盘与液压高频振动锤固定连接,液压高频振动锤与动力设备连接;所述动力设备采用挖机,将挖斗拆下,并配有液压油源;
(4)先针对一次成孔点位进行成孔施工,将成孔装置移至一次成孔点位的首个成孔点位附近,并将成孔钻头对准施工点,开动液压高频振动锤,施加压力,将成孔钻头压入填石层,直至成孔钻头穿过填石层伸入填石层下方的软土层内,拔出成孔钻头,反复插打2~3次形成一个排水板预安装孔,所述施工完成的排水板预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排水板桩管的直径,深度至填石层下方0.3~0.5m;
(5)将成孔装置移至与施工完成的排水板预安装孔不相邻的下一个成孔点,重复步骤(4)完成下一个排水板预安装孔的施工,并按照上述顺序依次完成一次成孔点位的所有排水板预安装孔的施工;
(6)然后将塑料排水板振动插板机移至其中一个排水板预安装孔位置,并将塑料排水板穿入桩管,底端固定排水板,使插板机桩管对准已打设的排水板安装孔,开动振动插板机的偏心振动锤,将桩管沿着排水板预安装孔插入填石层下方至设计标高,之后拔出桩管至地面以上500mm,切断排水板,并向回填孔内回填砂土,完成该施工点位的排水板安装过程;
(7)重复步骤(6)完成一次成孔点位的所有排水板安装;
(8)按照步骤(4)至步骤(7)的过程施工二次成孔点位的排水板预安装孔的施工和排水板的安装过程,直至整个拟处理区域的排水板安装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厚填石场地排水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成孔前测定填石层的厚度,并根据填石层的厚度确定成孔钻头的长度,且成孔钻头的长度大于填石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厚填石场地排水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回填的砂土采用与步骤(1)中砂垫层相同的砂,其砂的粒径为0.075~2mm,含泥量不大于5%。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深厚填石场地排水板的安装方法中的成孔装置,包括成孔钻头(5)、液压高频振动锤(6)、动力设备(7),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钻头(5)采用长度为2~5m、直径为150~200mm的实心钢材制成,其底端成夹角为45~60°的锥形,顶端通过法兰连接钢板(8)与液压高频振动锤(6)连接固定,所述法兰连接钢板(8)焊接在成孔钻头(5)的尾端,在法兰连接钢板(8)上开设有多个连接螺孔,并通过多个连接螺栓与液压高频振动锤(6)连接,在液压高频振动锤(6)的上方设有用于与动力设备(7)的吊杆连接的吊耳(6-1),所述液压高频振动锤的吊耳(6-1)通过销钉(6-2)固定安装在动力设备(7)的吊臂(7-1)上,且液压高频振动锤(6)通过液压油管(9)与动力设备(7)上的液压油源连接;所述动力设备(7)采用挖机,将挖斗拆下,并配有液压油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厚填石场地排水板的安装方法中的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成孔钻头(5)尾部设有多块与法兰连接钢板(8)焊接的加强钢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5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