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通处理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第二网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4492.7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7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方法 装置 一网 第二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放通处理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第二网元,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确定是否需要执行放通处理,若是,则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请求参数,以使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参数,使用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请求参数对应的至少一个响应参数,进而,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响应参数。该方法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出请求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由于神经网络模型是通过训练得到神经网络决策因子,即权重信息,根据权重确定请求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因此,能够消除查询条件的无限组合,从而能够降低资源占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放通处理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第二网元。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互联网系统,例如电商系统、社交平台系统等,这些系统不仅需要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同时也要保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中,放通技术就是互联网架构中的一种可靠性保障技术。放通技术是指在由多个“互相依赖”的服务构建的系统中,当其中某个服务故障失效时,为不影响使用者的业务体验,需要在服务依赖方做特殊的容错响应处理。
现有技术中,主要使用缓存放通技术与模板放通技术结合的方法来实现放通。具体地,服务依赖方预置依赖服务的放通规则,在服务依赖方启动时加载放通规则,当依赖服务由于异常而满足放通规则时,触发放通,服务依赖方优先从缓存中根据请求条件参数查找消息结果,若查找不到则根据预置的消息放通消息模板确定消息结果,并返回给调用方。
但是,使用现有技术的方法,需要使用较多缓存资源,会导致资源占用率过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放通处理方法、装置、第一网元及第二网元,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较多缓存资源所导致的资源占用率过高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放通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首先确定是否需要执行放通处理,如果需要,则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请求参数,以使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参数,使用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所述请求参数对应的至少一个响应参数,进而,第一网元接收第二网元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响应参数。
在该方法中,当需要执行放通处理时,第一网元将请求参数发送给第二网元,由第二网元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出请求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由于神经网络模型是通过训练得到神经网络决策因子,即权重信息,根据权重确定请求参数对应的响应参数,因此,能够消除查询条件的无限组合,从而能够降低资源占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另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神经网络决策因子经过大量训练得到,因此,基于这些神经网络决策因子所得出的响应参数的准确率相比现有技术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元确定需要执行放通处理,包括:
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发送请求信息;
若所述第一网元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的第二响应信息,则所述第一网元确定需要执行放通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发送请求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网元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的第二响应信息,则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中的请求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的响应参数训练神经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到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二响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负电阻的并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