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再生工艺及混凝土配方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54028.8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海中港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 地址: | 226236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再生 工艺 配方 | ||
1.一种混凝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锤击废弃混凝土块,使锤击后的混凝土块径长小于50mm,将其中的钢筋剥离;
S2:杂质过滤:将S1中得到的混凝土块置入至清水池中并进行搅拌,将悬浮在清水池上方的悬浮物去除,将混凝土块捞出晾晒至表面无明显水渍;
S3:杂质吸附:将S2中过滤得到混凝土块导入至呈酸性的池中浸泡5-10min后导入至呈碱性的池中浸泡10-15min后,再导入有机溶剂池进行滤洗,再导入清洗池进行涤洗;
S4:筛分处理:将涤洗后的混凝土筛分成粒径为20-50mm、5-20mm和小于5mm的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
S5:破碎处理:将粒径小于5mm的再生混凝土骨料投入至碎石研磨机中打磨至粒径为0.3-0.8mm,将粒径为5-20mm的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进行破碎处理至粒径为0.8-1.5mm,将粒径为20-50mm的再生混凝土骨料进行锤击处理并重复步骤S4;
S6:烘干收集:将S5中经破损处理的再生混凝土骨料烘干后分类码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呈酸性的池子内置有乙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呈碱性的池子内置有乙醇和乙醇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盛放有有机溶剂的池子内置液体为四氯化碳或DMSO。
5.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下组份按重量份计:
碎石包括粒径为0.8-1.5mm的大碎石和粒径为0.3-0.8mm的小碎石
碎石为 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再生工艺制备而成的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5-10份生石灰和8-15份的酚醛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用于人行步道的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海中港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启东海中港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40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