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976.6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辉;陈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32;F24F13/28;F24F13/00;F24F11/89;F24F11/88;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游学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为多层水滴形状的功能模块叠加而成,包括由下至上分布的底座部分(100)、空气过滤部分(200)、风机和操控部分(400)和湿度调节部分(300);其中,所述的水滴形状包括圆形部以及凸出部,所述的凸出部在水平面上于圆形部侧面延伸凸出,且在竖直面上也比圆形部高或低;所述的圆形部为功能区,所述的凸出部为电路区。本发明既美观,又利于布线区和功能区隔开,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的发展,除了带来人们优质的生活,还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人们生活基础得到保障,便开始追求高的生活品质,开始关注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空气质量便是近几年大家关注的最多的环境问题,它也是和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分不开的。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尽管2016年雾和霾过程总次数少于2015年,但也先后出现了8次大范围、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其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显示,2017年1月2日我国中东部霾区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并且,空气污染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人们所认知的个别地区,近些年全国诸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
空气净化器是一种用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小家电,主要用于改善由于房屋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污染的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特点,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被国际认可净化方式。但现有的净化器,或功能单一,或是具有多功能,但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不适合家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空气净化器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为多层水滴形状的功能模块叠加而成,包括由下至上分布的底座部分(100)、空气过滤部分(200)、风机和操控部分(400)和湿度调节部分(300);其中,所述的水滴形状包括圆形部以及凸出部,所述的凸出部在水平面上于圆形部侧面延伸凸出,且在竖直面上也比圆形部高或低;所述的圆形部为功能区,所述的凸出部为电路区;
所述的底座部分(100)包括底座固定板(1)、底座固定板(1)的圆形部设有用于过滤地面杂物的初级滤网(5);凸出部底部设有电源线缠绕夹(31);
所述的空气过滤部分(200)的圆形部设有至少两层过滤网,凸出部设有布线腔(29-1);
所述的风机和操控部分(400)包括水滴形的送风模块外支架(25),水滴圆形部为圆筒体,内设送风模块内支架(24),水滴凸出部设电路容纳腔(25-1),送风模块内支架(24)内设有叶轮(8),叶轮(8)为一电机(13)驱动;
所述的湿度调节部分(300)包括水滴形的湿度调节模块外壳(301),圆形部设除湿加湿单元;水滴凸出部设电路容纳腔;
湿度调节部分(300)上方设气流输送部分(500),气流输送部分(500)包括喇叭形的顶层气体导向座(18),喇叭形的小口朝下,大口朝上,所述的过滤气流和湿度调节部分的气流均从喇叭口进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湿度调节部分(300)包括除湿单元以及加湿单元,所述的除湿单元包括除湿控制区壳体(303),在该除湿控制区壳体(303)的中央位置设有除湿集水箱(306),除湿集水箱(306)底部设有排水塞(305),除湿集水箱(306)外壁一侧设有除湿控制电路板(304);除湿集水箱(306)内壁靠近一侧设有水位浮漂(321),水位浮漂(321)的正上方设弹性开关(322),当除湿水箱除湿集水箱(306)水位到达预警位置,水位浮漂(321)碰触该弹性开关(322),除湿单元将自动停止工作;除湿集水箱(306)的正上方设有除湿半导体(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工学院,未经厦门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