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向叉车侧行包角转向同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197.6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田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2 | 分类号: | B62D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叉车 行包 转向 同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叉车侧行包角转向同步系统,方向机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连接至油箱,方向机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道连接至油箱,方向机中的两个进出油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两位六通电磁阀,且管道中设有三通,其三通的另一端口分别通过分支管道连接至多路阀的出油口,多路阀的进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方向机中的分流出油口,多路阀的回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油箱,两位六通电磁阀的剩余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后驱动轮转向油缸的进出油口以及相互串联的右前轮转向油缸和左前轮转向油缸的进出油口。本发明通过两个不同缸径的液压油缸串联,实现两个前轮向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相同的角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因信号反馈有误造成前轮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向叉车侧行包角转向同步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物流行业兴起,同时土地价格越来越贵,对仓库的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于较长物料在仓库里或对于窄通道长物料的堆放,要求叉车需要具备多方行走的功能(如直行,侧行等),在直行状态下,转向是通过后轮转向来实现,在侧行状态下,转向是通过两个前轮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来实现包角转向。这样侧行时包角转向对两个前轮转向同步要求就较高,不然会出现前轮滑移,对前轮的磨损较大。
目前用普通叉车,实现前轮包角转向的传统做法是,通过电液比例阀的两组阀块分别控制两个前轮的转向的液压马达的来实现包角转向,其中比例阀是通过控制器接收前轮转向角度传感器反馈的角度偏差,来控制阀芯的开度,此做法所需要的控制零件较多,结构也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故障,而且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带来前轮在较短的时间内磨损严重,前轮更换频率较高,维护成本高,采用此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前轮转向同步同转角的问题,而且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向叉车侧行包角转向同步系统,用简单可靠的方式,实现前轮包角转向时,前轮可以时刻同步同转角,减少前轮不必要的磨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向叉车侧行包角转向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油路系统中的齿轮泵、方向机、两位六通电磁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左前轮转向油缸、右前轮转向油缸、后驱动转向油缸和多路阀,所述方向机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连接至油箱,且进油管道中设有齿轮泵,所述方向机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道连接至油箱,所述方向机中的两个进出油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两位六通电磁阀,且管道中设有三通,其三通的另一端口分别通过分支管道连接至多路阀的出油口,所述多路阀的进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方向机中的分流出油口,所述多路阀的回油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油箱,所述两位六通电磁阀的剩余接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后驱动轮转向油缸的进出油口以及相互串联的右前轮转向油缸和左前轮转向油缸的进出油口,且连接至相互串联的右前轮转向油缸和左前轮转向油缸进出油口的管道中设有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所述的左前轮转向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左前轮组件,所述右前轮转向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右前轮组件,所述右前轮转向油缸的无杆腔与左前轮转向油缸的有杆腔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左前轮转向油缸、右前轮转向油缸的缸体直径不同,且所述右前轮转向油缸的缸体直径大于左前轮转向油缸的缸体直径。
其原理是:
此系统是通过齿轮泵经过方向机将油液泵入较粗转向油缸的无杆腔中,同时将较粗转向油缸油杆腔的油液挤入较细油缸的无杆腔中,较细转向油缸有杆腔中的油液通过回入油箱,根据油液不可压缩的特性,只要较粗转向油缸的有效面积(油缸内径面积-活塞杆的截面积)和较细转向油缸的油缸内径面积相同就可实现两个转向油缸活塞杆同时动作且相同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搬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