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调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121.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德一;细川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G02F1/03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调制器。使将不同波长的光波相互独立地调制的光调制器中的基板上的调制电极的配线的处理容易,抑制光调制器的尺寸的大型化。而且,缩短损失大的基板上的调制电极的配线,抑制高频特性的劣化。在对波长(λ1)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区域(M1)中,在光波行进方向上,依次配置调制电极(3)、偏压电极(4a)、偏压电极(4b)。另一方面,在对波长(λ2)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区域(M2)中,在光波行进方向上,依次配置偏压电极(4b)、偏压电极(4a)、调制电极(3)。即,相对于基板(1)的长度方向,按照各波长(λ1、λ2)来调换调制电极(3)及偏压电极(4a、4b)的顺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调制器,尤其是涉及双波长集成型等的高集成型调制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的高速化、大容量化的进展中,其使用的光调制器的高性能化、高密度化不断发展。而且,伴随着光调制器的小型化的要求,构成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元件的小型化也不断进展。然而,光调制器的高性能化与高密度化及小型化是相互矛盾的要求,因此要求设法使它们同时得到兼顾。
关于这样的光调制器,提出了以下的发明。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在FPC上具有多个DC引脚(A)和相比该DC引脚(A)而配置在电极侧的多个DC引脚(B),设有从多个DC引脚(B)通过RF引脚的相反侧而到达电极的多个配线。
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将第一光调制器具备的第一信号电极配置在基板的输入侧,将第二光调制器具备的第二信号电极配置在基板的输出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6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69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开发了双波长集成型等的高集成型光调制器。图1示出以往的双波长集成型DP-QPSK(Dual Polarization-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器的构成例。该图的光调制器具有被输入波长λ1的光波的光调制区域M1和被输入与波长λ1不同的波长λ2的光波的光调制区域M2,上述光调制区域M1、M2相互独立地动作。
光调制区域M1、M2分别在具有电光效应的基板1上具备光波导2、用于通过控制信号而控制在光波导2中传播的光波的控制电极、用于检测在光波导2中传播的光波的受光元件5。控制电极由被施加作为控制信号的一种的高频信号(RF信号)的调制电极3、被施加作为控制信号的一种的DC信号的偏压电极4a、4b等构成。
各光调制区域M1、M2的光波导2构成为将马赫-曾德尔型波导呈嵌套式地多级配置的结构,与之相应地设有多个控制电极(调制电极3及偏压电极4a、4b)、受光元件5。
在光调制区域M1的下游配置有极化合成部6,在主马赫-曾德尔型波导的输出侧支路部中传播的光波通过极化合成部6进行合成,向光纤输出。关于光调制区域M2也同样。极化合成部6存在使用空间光学系统进行极化合成的结构的情况、使用光波导进行极化合成的结构的情况等。
如上所述,在高集成型光调制器中,使用配置有多个控制电极、受光元件的基板(芯片)。因此,与这些部件连接的配线(未图示)的处理增多,存在高集成型调制器的尺寸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使相互独立地调制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光调制器中的基板上的调制电极的配线的处理容易,抑制光调制器的尺寸的大型化。而且,缩短损失大的基板上的调制电极的配线,抑制高频特性的劣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吸灰镜片器
- 下一篇: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波长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