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线莲带叶茎段一步成苗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1033.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贝;王建东;袁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03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线莲 组织培养 带叶茎段 一步成苗 培养基 外植体 茎段 炼苗 成活率 移栽 光照 改良MS培养基 继代培养 健康幼苗 培养条件 完整植株 吲哚丁酸 污染率 壮苗 出瓶 基质 转瓶 组培 成功率 激素 培植 | ||
本发明公开了金线莲带叶茎段一步成苗的组织培养方法:采用带一片叶的金线莲中部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所用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并添加终浓度为0.2~1.0mg/L的激素吲哚丁酸;培养条件为:24~26℃,光照12~14小时/天,光照强度2000~4000lux;培养90天以上,即得适合炼苗出瓶的完整植株;炼苗3天,移栽至基质中,培植3个月后育成壮苗。本发明的组织培养方法,直接采用带一片叶金线莲中部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培养基的养分要求低,培养期间不需转瓶继代培养,培养90天可长成健康幼苗,组培成活率98%以上,移栽成功率95%以上,具有成本低、污染率低、成活率高、周期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线莲带叶茎段一步成苗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的组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线莲(Aonceothcilsroxburghii),别名金线兰、金蚕等,为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Bl.),多年生草本植物(张铁,2013、周雨青等,2017)。金线莲为名贵中草药,享有“药王”、“金草”等美誉,全草入药,具有清凉解毒、滋阴降火、消炎止痛之功效,对许多疑难杂症治疗有良好效果(周雨青等2017)。因其株型小巧,叶型优美,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也是室内观叶珍品。
金线莲的市场需求量近几年不断增大,而其多生长于山林地下的阴湿处,喜荫避阳,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繁殖力差、生长缓慢(何碧珠等,2013)。自然环境恶化加上人为破坏,金线莲的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张晋彦等,2016)。
目前生产上所用的金线莲种苗均来源于组培繁育苗,金线莲的组织培养一般有以下3条途径:(1)先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之后诱导根芽分化;(2)诱导金线莲外植体萌发腋芽和顶芽,对这些芽进行2次继代培养;(3)利用种子诱导其在无菌条件下萌发,产生原球茎(何碧珠等,2013;张晋彦等,2016),这3条途径均需要经过多个生长阶段,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成分及激素的需要不同,因此需多次转瓶。整个生长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活率低,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和种植难度,影响了产业发展。现有技术中,金线莲一步成苗的组培技术研究均选用茎段或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基配方复杂、成本高,培养周期较长需4个月(江德胜专利,江建铭专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线莲带叶茎段一步成苗的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选用带一片叶金线莲中部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一步成苗组织培养,培养过程无需转瓶,降低了污染率,提高了成活率。由于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已经具备完整植株的生理功能,因此对培养基养分的要求低、成本低,组培成活率98%以上,90天即可出瓶,比直接使用茎段作为外植体的一步成苗组织培养方式的培养周期缩短了30天,大大降低了金线莲组织培养繁育的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金线莲带叶茎段一步成苗的组织培养方法:采用带一片叶的金线莲中部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所用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并添加终浓度为0.2~1.0mg/L(优选0.4mg/L)的激素吲哚丁酸(IBA);培养条件为:24~26℃,光照12~14小时/天,光照强度2000~4000lux;培养90天以上,即得适合炼苗出瓶的完整植株;炼苗3天,将金线莲苗从培养基中取出,清水洗净根部残余培养基,移栽至已用多菌灵处理过的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木屑=2:1:1的基质中,培植3个月后育成壮苗。
所述改良MS培养基,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将蔗糖终浓度调整为25g/L,添加终浓度为0.05%的活性炭(AC),调节pH至5.5~6.0(优选5.8),添加终浓度为7g/L的琼脂。
优选的,所述培养条件为:24~26℃,光照12小时/天,光照强度2000lux,培养9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1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开关柜门闭锁机构的操作部
- 下一篇:一种植物秸秆颗粒饲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