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车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0763.1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联网 数据传输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车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所述车联网包括接入节点,数据服务器和车辆节点,一个车联网内的接入节点,数据服务器和车辆节点位于封闭区域内,接入节点的数量等于数据服务器的数量,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接入节点集成在一起。所述车联网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实现方法可快速获取网络服务,缩短数据通信延迟,降低数据包丢失率,提高服务质量,本发明可应用于道路路况监测、车辆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智能车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作为一种新型车辆通信网络,能够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多跳无线通信。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车联网能够接入互联网以满足用户急剧增长的应用需求。
车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移动自组网,具有移动速度快、节点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等特点。基于IPv6的互联网(以下简称IPv6网络)具有移动性支持、地址资源丰富以及扩展性强等优点。因此,车联网接入IPv6网络成为满足用户应用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
目前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车联网通过接入基于IPv6的互联网获取网络服务的模式并定义了相应的协议栈,但是由于车联网的体系结构与IPv6网络不通,现有的接入方法具有一些局限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车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从而降低数据丢失率,提高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车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车联网的数据传输实现方法,所述车联网包括接入节点,数据服务器和车辆节点,一个车联网内的接入节点,数据服务器和车辆节点位于封闭区域内,例如停车场,接入节点的数量等于数据服务器的数量,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接入节点集成在一起;一个车联网内的所有车辆节点构成一个车载云,车辆节点称为云成员,车辆节点与所在车联网内的接入节点单跳或者多跳可达,车辆节点通过所在车联网内的接入节点连接到互联网;一个车联网内的接入节点由其地理坐标唯一标识;
用户设备做为互联网节点,一个车载云中的云成员通过共享资源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例如搜集数据;
接入节点、数据服务器或者车辆节点通过单播地址实现数据通信,接入节点与数据服务器共用同一个单播地址;数据服务器的单播地址由路由前缀和链路地址构成,数据服务器的链路地址包含地址类型和地理坐标两个部分,数据服务器的单播地址的地址类型值为1,地理坐标值为与数据服务器集成在一起的接入节点的地理坐标,路由前缀为数据服务器所在车联网的路由前缀,路由前缀预先设置,例如3ef8:1:1:1::;车辆节点的单播地址由路由前缀和链路地址构成,链路地址包含地址类型和车牌号两个部分,车辆节点的单播地址的地址类型值为0,车牌号为该车辆节点的车牌号;
在一个车联网中,一个数据服务器维护一个车载云表,每个车载云表项包含链路地址域、状态域和生命周期域;一项任务由一个任务ID唯一标识,一项任务包含两个以上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子任务ID唯一标识;一个车载云表项的状态域包含两个状态,空闲状态或者繁忙状态;一个车辆节点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项子任务;如果一个车辆节点正在执行一项子任务,则设置为繁忙状态,如果一个车辆节点没有执行任何子任务,则设置为空闲状态;
一个车联网内的车辆节点定期发送信标消息,该信标消息的源地址为它的单播地址,该车辆节点的单播地址中,路由前缀为0,该信标消息的负载为当前状态值和一个随机数;该车联网内的接入节点收到车辆节点的信标消息后,执行下述操作:
步骤101:开始;
步骤102:接入节点查看车载云表中是否存在链路地址域值等于接收到的信标消息的源地址的链路地址的车载云表项,如果存在,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