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生产中沉析槽压力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5683.7 | 申请日: | 2017-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玲;李春江;朱江军;周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5/01 | 分类号: | G05D1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生产 中沉析槽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生产中沉析槽压力的控制方法,由DCS控制聚合釜出料至沉析槽A,沉析槽A倒料至沉析槽B,沉析槽B出料至汽提工序的过程,尤其是对原沉析槽A/B压力回收阀、回收总管压力阀手动人为判断操作改为自动控制过程,预设自动与手动、启动与停止、暂停控制程序,将沉析槽A/B压力控制程序中以沉析槽A/B压力作为主调参数,回收总管压力作为辅调参数,压力回收调节阀A/B采用串级控制;回收总管压力控制程序中以总管压力作为主调参数,沉析槽A/B压力和的平均值作为辅调参数,回收总管压力调节阀采用串级控制,上述使操作更能达到理想控制标准,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克服人为因素影响,实现沉析槽倒料的关键工序优化与精度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生产中沉析槽压力的控制方法,尤其是对沉析槽倒料及回收过程的DCS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聚氯乙烯生产中聚氯乙烯出料生产工艺技术已经很成熟。主要出料工艺流程为:聚合釜出料包括由聚合釜出料泵送PVC浆料到沉析槽A,再从沉析槽A倒料到沉析槽B,冲洗聚合釜移出全部树脂颗粒、回收聚合釜内及沉析槽A/B中未反应的单体至压缩冷凝工序,再将浆料送至汽提工序。当聚合釜出料至沉析槽A、再由沉析槽A倒料到沉析槽B过程中,两槽内压力及至压缩冷凝工序间的回收压力的控制都是十分关键的。当聚合釜内浆料反应为合格浆料,每个班次都会进行两个沉析槽A/B间至汽提十次左右的倒料。上述工艺过程多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DCS集散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其中硬件包括现场控制站、操作站、工程师站、通讯网线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平台及工业控制用的DCS组态软件,所用DCS硬件配置及软件配置各有不同,其中沉析槽压力控制十分重要,如日本横河CENTUM-CS3000 DCS集散控制系统亦可用于此聚合生产中沉析槽生产压力过程控制中,上述技术直接应用于沉析槽压力处理工艺及其控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原压力回收控制阀门为切断阀,只能全开至或全关,当压力大于一定限值时,操作工在中控操作站将阀门打开,低于一定限值时,操作工在中控操作站将阀门关闭,也有生产厂家采用自动控制对其操作操作,但是DCS只进行是否达到倒料或回收压力值的判断,在接近预设限值压力时,压力波动速率非常快,从而引起沉析槽压力波动过快,控制比较困难,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压力设定值,影响产品质量;
2、也有采用PLC工控技术的,缺点是控制面版设置及调用参数复杂,操作不便,不能及时根据反应状况实时调节,使反应不稳定,难以达到预期的反应状态,影响产品质量;
3、原沉析槽A/B的操作为手动操作,且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及操作曲线进行人为判断槽压力、回收压力的经验操作值,倒料过程中存在压力判断失误而导致浆料超标的现象,人为判断失误现象较多,难以达到合理操作的目的,操作频繁,操作强度较大,而且影响指标合格率、存在工艺操作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实时调控、智能化生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适合聚合生产中沉析槽压力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聚合生产中沉析槽压力的控制方法,由DCS控制聚合釜出料至沉析槽A,沉析槽A倒料至沉析槽B,沉析槽B出料至汽提工序的过程,将其中手动人为判断操作的沉析槽A/B压力回收阀、回收总管压力阀操作改为自动控制过程,沉析槽压力A/B控制方法预设自动与手动、启动与停止、暂停控制程序,选择自动控制程序时,将沉析槽A/B压力控制程序中以沉析槽A/B压力作为主调参数,回收总管压力作为辅调参数,压力回收调节阀采用串级调节控制;回收总管压力控制程序中以总管压力作为主调参数,沉析槽A/B压力和的平均值作为辅调参数,回收总管压力调节阀采用串级调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5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弹簧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弹簧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