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44208.8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检测 干扰 信号 抑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基于涡流检测中干扰信号频带宽度大于缺陷信号频带宽度的特点,采用两个信道、两个带通滤波方法,有效滤除检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将干扰信号对缺陷信号的影响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涡流检测方法是冶金行业常用的材料质量检测方法,其中涡流自动探伤系统应用较为广泛,一套涡流自动探伤系统,衡量其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漏、误报率,它反应了设备对同一缺陷检出的重复性,这一重要指标与设备(包括探伤仪器、探头、探伤主机、传送装置)各部分的性能和样管、设备的运行的均匀性等有关,尤其与外界环境干扰因素有关,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假设检测仪器信噪比偏低,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区分排除,则易出现误报,那么设备的漏、误报率一定非常高。所以要使设备的漏误报率降为最低(等于0),只有从仪器、探头、主机、机械传动等多方面入手,其中提高检测设备的信噪比,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尤其是即使各种干扰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在仪器中,可以采取某种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将夹杂在检测信号中的各种各样随机干扰信号给予排除。在管棒材自动涡流检测系统中,常遇到的干扰信号为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因棒材直径较小、刚性较软所导致),以及遇到障碍物时发生的撞击振动等,这些振动干扰信号会和缺陷信号矢量叠加在一起,使缺陷信号不易从中区分出来,从而造成检测设备的漏误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基于涡流检测中干扰信号频带宽度大于缺陷信号频带宽度的特点,采用两个信道、两个带通滤波方法,滤除检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涡流检测中干扰信号频带宽度大于缺陷信号频带宽度的特点,采用两个信道、两个带通滤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涡流检测传感器采集的检测信号经过放大、模数转换,此时的检测信号中包含缺陷信号与干扰信号,且缺陷信号与干扰信号无法区分识别;而后检测信号经两个信道分别通过两个带通数字滤波器;所述两个带通数字滤波器分别采用范围不同的带通进行滤波,其中一个带通数字滤波器的带通范围覆盖缺陷信号频带与干扰信号频带的叠加区域,即该带通数字滤波器使得缺陷信号与缺陷信号频带范围的干扰信号的叠加信号通过;另一个带通数字滤波器的带通范围在涡流检测缺陷信号频带之外、干扰信号频带之内,即该带通数字滤波器仅使得干扰信号通过;
b.对经过两个带通数字滤波器后的信号进行矢量运算,即一个带通数字滤波后的缺陷信号与缺陷信号频带范围内的干扰信号的叠加信号减去另一个带通数字滤波后的干扰信号;矢量运算后的检测信号中的主体为缺陷信号,即大部分干扰信号已通过矢量运算减除掉,剩余的干扰信号对缺陷信号的识别不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基于涡流检测中干扰信号频带宽度大于缺陷信号频带宽度的特点,采用两个信道、两个带通滤波方法,有效滤除检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将干扰信号对缺陷信号的影响降到最低。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信道、两个带通滤波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抑制前后的检测信号示意图。
图中,S1.缺陷信号频带,S2.干扰信号频带,S.缺陷信号频带与干扰信号频带的叠加区域,E.缺陷信号,I.干扰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涡流检测干扰信号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涡流检测中干扰信号频带S2宽度大于缺陷信号频带S1宽度的特点,采用两个信道、两个带通滤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4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装置及其时钟分配方法
- 下一篇:触控装置及其感测方法与触控感测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