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高浓度臭氧水生成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3913.6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琦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2;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浓度 臭氧 水生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水生成技术,特别是一种小型高浓度臭氧水生成装置和方法。
技术背景
臭氧水作为一种绿色杀菌剂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等大型臭氧水的制取,常采用射流、曝气等融气方式,由于气泡是毫米级的,单位气液接触面积虽然小,但可以增加溶解时间和臭氧浓度达到制取臭氧水的目的,缺点是,需要足够的空间和尾气回收系统。当这种技术应用于小型高浓度臭氧水(如家用、医用)时,效果不理想。如果把气泡从毫米级改为纳米级,提高一个级数就可以改善工艺条件获得高浓度臭氧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高一种具有实用性的,以纳米级气液溶解制取高浓度臭氧水小型高浓度臭氧水生成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高浓度臭氧水生成装置,包括隔板融气器、臭氧发生器、射流器、加速器、气联通管、水联通管、超声波雾化器组成;臭氧发生器与发生器隔板连接,进水管、进气管、高频线从外部穿过隔板融气器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水联通管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和射流器连接;射流器与射流器隔板连接,导流管从外部穿过隔板融气器与射流器连接;气联通管分别与射流器和加速器连接;加速器固定在隔板融气器固定卡上;超声波雾化器排雾管与隔板融气器连接。
所述臭氧隔板设有一与臭氧发生器水箱相应的孔,水箱镶在孔中,进水管和进气管及高频线分别置于臭氧隔板的两侧,臭氧发生器一侧有臭氧出气管,臭氧隔板底部有过水孔。
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水箱、封头、臭氧片、绝缘体、进水管、进气管、高频线和臭氧出气管组成。进水管、水联通管与水箱联通,水箱内设有臭氧室,自氧室内安装有臭氧片,臭氧室的顶部由封头密封,进气管穿过封头并密封与臭氧室联通,臭氧出气管穿过水箱体与臭氧室联通,高频线穿过封头并密封与臭氧片连接。
所述臭氧室内设有定位片,定位片与水箱连接,定位片与水箱的其中一侧壁之间形成臭氧片安装室,臭氧片一面与定位片相接触,另一面与绝缘体固定粘接,并通过绝缘体与臭氧室固定连接。
优选的,绝缘体厚度为0.3-0.5mm云母片。
优选的,采用空气源时,臭氧片电极面涂有防水涂层。
进一步,防水涂层为0.1-0.3mm低温釉。
所述加速器包括筒体、固定槽和螺旋体;固定槽与筒体外壁连接,螺旋体置于筒体内并紧配合固定,筒体底端有孔与气联通管连接。
优选的,螺旋体的旋转角度为65-80°。
优选的,筒体的内径为18-22mm。
臭氧水生成方法:超声波雾化产生的微米级水雾经雾化器管进入隔板融气器;空气或氧气从进气管进入臭氧室产生臭氧,并从出气口进入隔板融气器;压力水从进水管进入臭氧发生器水箱,冷却臭氧室后,经水联通管、射流器和导流管流出;水气混合后上升,经臭氧发生器隔板上部空间然后向下流动,再经射流器隔板下部空间通过,向上流动从加速器进口进入,经气联通管从射流器的负压入口进入,与压力水混合后,从导流管排出。
优选的,微米水雾、臭氧、压力水工作步骤:首先微米水雾先进入隔板融气器,然后臭氧进入,最后提供压力水。
优选的,压力水流量为60-80L/h,空气源时,臭氧片额定产量3-3.5g/h,水雾产量70-100g/h。
进一步,水雾直径3-5微米。
所述臭氧片安装方法:先将绝缘体如云母片的一面涂少量的硅胶,绝缘体的一侧粘在臭氧片上,牢固后,再在绝缘体另一侧涂上硅胶,插入固定片与臭氧室侧壁之间的空间内,使臭氧片与固定片接触,硅胶与臭氧室内壁粘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雾化水的微米颗粒增加水气接触面积,在大体积隔板融气器空间增加接触时间,通过加速器提高溶解率,由射流器融合以及臭氧发生器、射流器等做为隔板的方案;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制取的臭氧水浓度高的优点,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本发明的臭氧发生器与发生器隔板连接示意图。
图3:臭氧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4:臭氧发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加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臭氧水制取方法的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琦,未经李明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