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写智能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3376.5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禹;深圳市艾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22 | 分类号: | G06K9/2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写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写智能笔。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遍,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电脑上打字,但是手写的体验和视觉美感是无法被电脑所替代的。为了使人们能够在电脑上达到手写的效果,手写智能笔应运而生。使用手写智能笔在特定的纸张上书写文字,并通过一系列的识别过程后,即可将书写的内容数字化,展示在电脑或其他客户端上。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使用手写智能笔实现日记、会议记录和课堂笔记等手写内容的数字化,进而为手写内容的云存储提供了可能。
然而,目前的手写智能笔在笔迹识别过程中存在飞点和丢点的现象,如图1a和图1b以及图2a和图2b所示,导致在电脑或其他客户端上展示的内容与实际的书写内容存在差异,影响实际的展示效果以及后续笔记存储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写智能笔,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笔迹识别中存在的飞点和丢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写智能笔,包括:笔杆、笔芯、红外摄像头和至少两个红外激光灯;
所述笔杆包裹所述笔芯,且所述笔芯的书写端从所述笔杆的顶端露出;
所述笔杆的顶端还设置有所述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笔芯的笔迹;
所述至少两个红外激光灯,用于照亮所述红外摄像头的采集区。
可选的,
所述至少两个红外激光灯的光轴与所述红外摄像头的采集区中心重合。
可选的,
所述红外激光灯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红外激光灯分别位于所述红外摄像头的两侧。
可选的,
所述红外摄像头的采集区中心与所述笔芯的笔尖重合。
可选的,
所述采集区中由至少两个所述红外激光灯照射区域的亮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有效亮度;
所述采集区中只由一个所述红外激光灯照射区域的亮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有效亮度;
其中,所述红外摄像头有效曝光范围的上限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最大有效亮度,所述有效曝光范围的下限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最小有效亮度。
可选的,
所述笔杆的顶端设置有凹槽;
所述红外摄像头和所述两个红外激光灯均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笔芯固定于所述凹槽的上顶点;
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凹槽上顶点对应的高线上;
所述两个红外激光灯分别靠近所述凹槽底边的两个顶点设置。
可选的,所述手写智能笔,还包括: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处理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均位于所述笔杆的内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红外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识别书写的笔迹坐标;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器识别出的笔迹坐标发送至客户端显示和/或存储;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手写智能笔供电。
可选的,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采用蓝牙、WIFI、3G/4G和物联网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传输数据。
可选的,所述手写智能笔,还包括: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笔杆的内部,用于感应所述手写智能笔的动作,并将感应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感应结果开启或关闭所述手写智能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写智能笔,包括笔杆、笔杆内的笔芯、采集笔芯书写内容的红外摄像头以及照亮红外摄像头采集区的至少两个红外激光灯。在识别手写智能笔书写的笔迹、对书写的笔迹进行数字化时,先由至少两个红外激光灯照亮特定书写纸张上红外摄像头的采集区,红外摄像头采集该特定书写纸张上的数据,然后通过采集区的亮度识别其中笔迹的坐标,实现对用户书写笔迹的数字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在笔迹识别过程中,采用至少两个红外激光灯照亮红外摄像头的采集区,任意正常书写场景中均能保证采集区的亮度在正常的可识别范围内,扩大了有效照射范围,减少了采集区中的照射死角和照射亮度过曝区域,解决了笔迹识别过程中的飞点和丢点问题,保证了笔迹坐标识别的准确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禹;深圳市艾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新禹;深圳市艾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3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