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鸣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2790.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春;杨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鸣笛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鸣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识别码(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通常由17位字符组成,所以俗称十七位码。车辆识别码就是汽车的身份证号,通常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
目前汽车鸣笛的控制是通过司机控制的鸣笛开关,接通汽车的鸣笛电路,即可控制汽车喇叭发出声音。而一直以来,汽车鸣笛的处罚一直是世界难题,在禁鸣区域鸣笛基本上没有办法取证。即使在有交警在场的情况,因为汽车鸣笛声音并没有特征,要准确地识别鸣笛车辆也并不容易,取证就更为困难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鸣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在禁止鸣笛的路段抓取鸣笛车辆的声音编码,对鸣笛车辆进行准确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鸣笛监测系统,包括:鸣笛监测传感器和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鸣笛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汽车的鸣笛信号,从所述鸣笛信号中提取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对外发送。
其中,所述鸣笛监测传感器包括:音频放大器和与所述音频放大器连接的汽车鸣笛解码器,其中:
所述音频放大器,用于对所述鸣笛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将放大处理后的鸣笛信号输入到所述汽车鸣笛解码器;
所述汽车鸣笛解码器,用于解码所述鸣笛信号,从所述鸣笛信号中提取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对外发送。
其中,所述传输系统包括与所述汽车鸣笛解码器连接的单片机,以及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天线电路,其中:
所述单片机,用于对接收的包括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的编码信息进行判别,将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通过所述天线电路对外发送。
其中,所述汽车鸣笛监测系统还包括:鸣笛监测数据处理系统;
所述天线电路,用于通过Zigbee无线传送网络,将接收的监测数据送到网关,由所述网关将监测数据传送至所述鸣笛监测数据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鸣笛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设置于交警监控中心。
其中,所述单片机为CC2430芯片。
其中,所述汽车的鸣笛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Hz-20KHz。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鸣笛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汽车鸣笛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测汽车的鸣笛信号,从所述鸣笛信号中提取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
将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对外发送。
其中,所述将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对外发送的步骤包括:
通过Zigbee无线传送网络,将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传送到网关,由所述网关将监测数据传送至所述鸣笛监测数据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出一种汽车鸣笛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可以配置多点鸣笛监测传感器,以获得禁鸣区域汽车鸣笛的监测与处罚,在汽车鸣笛的时候,即可快速实现对汽车车辆识别码的识别,由此既可以成为交警快速查证车辆信息的辅助手段,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违法鸣笛车辆的全天候在线查证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鸣笛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网关和远程通讯设备的通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汽车鸣笛编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由于现有技术中,在禁鸣区域鸣笛基本上没有办法取证。即使在有交警在场的情况,因为汽车鸣笛声音并没有特征,要准确地识别鸣笛车辆也并不容易,取证就更为困难了。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鸣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在禁止鸣笛的路段抓取鸣笛车辆的声音编码,对鸣笛车辆进行准确识别。
具体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鸣笛监测系统,包括:鸣笛监测传感器和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鸣笛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汽车的鸣笛信号,从所述鸣笛信号中提取所述汽车的车辆识别码,通过所述传输系统对外发送。其中,所述汽车的鸣笛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为10Hz-2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2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校对引入餐饮企业的监管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保温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