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潜指纹转移、显影或内含物一体化全干态检测的复合膜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2765.6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卫华;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B32B27/28;B32B9/00;B32B9/04;B32B15/04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指纹 转移 显影 内含 一体化 全干态 检测 复合 方法 | ||
1.一种用于潜指纹转移、显影或内含物一体化全干态检测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为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从上至下依次由纳米银层,聚多巴胺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复合而成。
2.一种潜指纹转移、显影及内含物一体化全干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摁有指纹的非渗透性基底老化处理;
B.将经老化处理的基底与所述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贴紧,静置后分离,获得分别在基底和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上肉眼可见的潜指纹图案,实现潜指纹转移;所述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从上至下依次由纳米银层,聚多巴胺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组成;
C.将基底和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分别利用拉曼光谱仪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和成像数据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渗透性基底为玻璃片、聚乙烯片、涤纶片、硅片、光滑瓷砖或不锈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处理为在空气中静置1~3d,或60℃加热15~60min,或电热吹风机吹5min。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膜由以下方法制备:
1)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的合成: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与硬化剂按质量比为1:0.1混合,抽真空去除混合液中气泡,再放在60~100℃加热台上2~4h,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膜;
2)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的合成:将盐酸多巴胺,或盐酸多巴胺和过硫酸铵加入Tris-HCl缓冲液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表面,18~25℃下反应5min~2h,用水冲洗,得到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膜;
3)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表面生长纳米银,得纳米银@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盐酸多巴胺加入量按加入后盐酸多巴胺浓度为2mg/L,所述过硫酸铵加入量按加入后过硫酸铵终浓度为2mg/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生长纳米银的方法为将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膜浸入硝酸银溶液,反应30min~24h,用水清洗,氮气吹干即得;或向浓度为5mM的AgNO3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氨水至溶液变为棕色后继续滴加直到溶液变澄清,再按AgNO3溶液与葡萄糖溶液体积比为3:0.1加入浓度为8.33mM/L的葡萄糖溶液,摇匀得银生长液;接着将聚多巴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膜放入银生长液中,反应1~30min,取出后,用水清洗,氮气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27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拉曼标定池
- 下一篇:一种显微宽场拉曼图像的背景估计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