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放电加工机以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9914.3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5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安部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郝庆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对象 相对移动 线电极 线放电加工机 支承部 变更 控制伺服电动机 电动机控制部 伺服电动机 变更指令 移动接触 检测 测量 指令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放电加工机(10),其具备:支承部(52),其用于使线电极(12)相对于测量对象物(W)相对移动;伺服电动机(56X、56Y),其使支承部(52)移动;设定变更部(70),其变更指令速度(Vc)的设定;以及电动机控制部(72),其在使线电极(12)与测量对象物(W)相对移动并检测出二者的接触的移动接触检测时,根据设定变更部(70)进行设定变更后的指令速度(Vc),以使线电极(12)相对于测量对象物(W)相对移动的方式来控制伺服电动机(56X、56Y)。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由上下线引导部支承的线电极与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并检测出二者的接触,由此进行线电极的定位或测量对象物的形状测量的放电加工机以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线放电加工机使线电极与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根据两者接触到的相对位置(以下为接触位置),能够进行线电极的定位或测量对象物的形状测量。
例如,日本特开平07-314254号公报公开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加工开始孔的定心加工方法。简单说明的话,就是使线电极在作为测量对象物的加工对象物上所形成的加工开始部位(孔)插通,并求出3点以上的孔的内壁与线电极之间的接触位置,计算通过所求出的3点接触位置的圆弧状的中心位置。将计算出的中心位置设为在加工对象物上所形成的孔的中心位置,以使线电极的位置成为计算出的中心位置的方式,来使线电极与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由此进行线电极的定位。
在线放电加工机中,作为线电极与加工对象物之间的相对移动方法,一般有用于放电加工中的“切削进给”、以及在定位中使用的“快进”。
日本专利第4027834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即通过快进(快进速度为4~8m/min)使加工对象物相对于线电极移动,并根据其接触位置来进行线电极的定位。这里,在检测出线电极与加工对象物之间的接触后,即使停止加工对象物的移动,也会由于控制响应或惯性而在加工对象物的移动停止中产生延迟。因此,将形成线电极深入加工对象物的状态,从而不能够高精度地取得接触位置。
因此,在专利第4027834号公报中,如果线电极与加工对象物接触则使加工对象物的移动停止,并且为了使线电极与加工对象物分离而使加工对象物仅返回预定距离。接着,再次通过比快进速度慢的用于定位的进给速度(0.5~6mm/min)使加工对象物移动,如果检测出线电极与加工对象物之间的接触则停止加工对象物的移动,并取得此时的接触位置。
发明内容
在上述日本专利第4027834号公报中,由于通过4~8m/min的速度进行快进,因此即使在检测出接触后停止快进,线电极也会深入加工对象物,从而有可能切断线电极。另外,缩短时间常数,由此能够防止线电极的切断,但是由于在减速时速度急剧变化,因此使线放电加工机的机械系统的冲击变大。
另外,在通过进给速度慢的切削进给使线电极与加工对象物相对移动并取得其接触位置时,虽然有可能不会切断线电极,但是相对移动需要花费时间,并使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通过使线电极与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并检测其接触,由此在进行线电极的定位或上述测量对象物的形状测量时,一边防止线电极的切断一边缩短相对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抑制由相对移动时的加减速所造成的机械系统的冲击的线放电加工以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一种线放电加工机,其使由上下线引导部支承的线电极与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并检测出二者的接触,由此进行上述线电极的定位或上述测量对象物的形状测量,该线放电加工机具备:驱动部,其用于使上述线电极相对于上述测量对象物而相对移动;伺服电动机,其使上述驱动部移动;设定变更部,其变更指令速度的设定;以及电动机控制部,其在使上述线电极与上述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并检测出二者的接触的移动接触检测时,根据上述设定变更部进行设定变更后的上述指令速度,以使上述线电极相对于上述测量对象物相对移动的方式来控制上述伺服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9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